好圖!
一些教育工作者苦思在香港的觀星環境下如何推動天文時,其實他們忘記月亮是最好的起步對象,也是本土最能發揮本身又很有吸引力的活動。
這些照片不追求高技術,但可看到是經細心操作儀器下拍出來的,亦有很好的示範作用,細心比較月面明暗分界線,每10分鐘之間也有些地貎變化,在上弦月期間,甚至可以考慮用高倍拍變速影片 (Timelapse)。
如你所說,因為受地平仰角所限,眉月是較具挑戰的,不過澳門西邊空氣比香港西邊要好些,因為空氣污染比較集中在珠江口及較東的東莞一帶,這類目標,的確在西藏很具優勢,有機會可以參加我們的西藏星空派對感受一下。
另外一點,當你拍多了,會發現一台性能穏定的望遠鏡,對天文觀測有很大幫忙。
澳門人口關係,愛好者數目也較少,也不少集中在深空或星野拍攝上,所以若能做好月面行星工作,的確會讓學生及民眾更全面認識天文。
期待更多佳作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