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4, 16:04
vr2xsc
社長, 我又係問野時候, 前晚同 Sing 去 PTC 試用 HEQ5 pro 導星, 用LVI 1代, 請用HEQ5 既 Auto guide speed 要 set 幾多? 有0.125x 至 1x? 因今次測試只有10分鐘到見到極星, 導了一分多鐘粒星就離開視場, 所以失敗而回!
Edward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4, 20:37
社長
看來找北極星是現在不少愛好者的難題?

以我們現時用的350mm有效焦距導星鏡,autoguider speed 用 0.125x,aggressiveness設定最高即6。

若是用長一些的導星鏡,導1000以上的攝星鏡,autoguider speed 仍用 0.125x,aggressiveness 可試3-4,以XY表現為準。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5, 07:27
vr2il
只是星期六晚太多雲沒有足夠時間做好對極,由於偏差太大一開始導星就 STAR LOSS :(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5, 09:48
vr2xsc
社長 寫:看來找北極星是現在不少愛好者的難題?

以我們現時用的350mm有效焦距導星鏡,autoguider speed 用 0.125x,aggressiveness設定最高即6。

若是用長一些的導星鏡,導1000以上的攝星鏡,autoguider speed 仍用 0.125x,aggressiveness 可試3-4,以XY表現為準。


社長, 明白即係要set 在0.125x. 重有應該將LVI 1直接插在赤道儀的guild port 位嗎? 個controller 是否ESC 跳在main menu 位置定要進入 guide port speed setting 位置? 因為發覺兩三分鐘到就要導果粒星離開大約0.5 度, 唔知係咪赤道儀其他 setting 有問題!

因sky adventurer 乜都唔駛set, 祗要對準極揾目標就可以, 而赤道儀就有好多setting, 例如南北經緯度,+/-時間, 追蹤速度等等。
是否加GPS 會比較方便呢?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5, 14:55
社長
vr2xsc 寫:重有應該將LVI 1直接插在赤道儀的guild port 位嗎?


Yes

vr2xsc 寫:個controller 是否ESC 跳在main menu 位置定要進入 guide port speed setting 位置?


Yes, 看上次給你的Menu

vr2xsc 寫:因為發覺兩三分鐘到就要導果粒星離開大約0.5 度, 唔知係咪赤道儀其他 setting 有問題!


e.g., 對軸偏差太大、兩軸未鎖好、無電...... 不可一概而論,有時遇到類似情況,我會放目鏡上導星鏡上,按幾下手控東南西北,看赤道儀反應,可以debug很多問題。

vr2xsc 寫:因sky adventurer 乜都唔駛set, 祗要對準極揾目標就可以, 而赤道儀就有好多setting, 例如南北經緯度,+/-時間, 追蹤速度等等。
是否加GPS 會比較方便呢?


GPS沒有什麼額外好處,每次裝赤道儀時,除了時間日期外,其他都已存進EPROM中,你在同一城市用便沒問題不用改輸入。

HEQ5 Pro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平台,甚至可以用來組裝遙控赤道儀的,你看有愛好者在新疆是用EQ6 Pro作遙控用(兩者除負載力外,操作完全一樣),Star-Adventurer則是便攜式,針對用途不同。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8, 09:25
vr2xsc
社長 寫:
vr2xsc 寫:重有應該將LVI 1直接插在赤道儀的guild port 位嗎?


Yes

vr2xsc 寫:個controller 是否ESC 跳在main menu 位置定要進入 guide port speed setting 位置?


Yes, 看上次給你的Menu

vr2xsc 寫:因為發覺兩三分鐘到就要導果粒星離開大約0.5 度, 唔知係咪赤道儀其他 setting 有問題!


e.g., 對軸偏差太大、兩軸未鎖好、無電...... 不可一概而論,有時遇到類似情況,我會放目鏡上導星鏡上,按幾下手控東南西北,看赤道儀反應,可以debug很多問題。

vr2xsc 寫:因sky adventurer 乜都唔駛set, 祗要對準極揾目標就可以, 而赤道儀就有好多setting, 例如南北經緯度,+/-時間, 追蹤速度等等。
是否加GPS 會比較方便呢?


GPS沒有什麼額外好處,每次裝赤道儀時,除了時間日期外,其他都已存進EPROM中,你在同一城市用便沒問題不用改輸入。

HEQ5 Pro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平台,甚至可以用來組裝遙控赤道儀的,你看有愛好者在新疆是用EQ6 Pro作遙控用(兩者除負載力外,操作完全一樣),Star-Adventurer則是便攜式,針對用途不同。

社長, 除了實際在外出做導星測試外, 因為呢兩個星期天氣都唔會好,有其他方法測試嗎? 例如用電腦可做模擬測試和練習嗎? 我想在好天時一擊即中! :D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1-28, 12:14
社長
室內不成的。

有機會我在現場,walk-through一次,很多人都十來分鐘上手。

我八十年代初玩天文,從無鏡階級到小鏡階級,然後是赤道儀階級,那時未有資格裝備馬達,只用自製十字線目鏡加紅LED照片,人肉擰微動桿導星。

後來有單軸馬達舒服得多了,但也是眼不離目鏡,一手按手控調節極軸馬達作修正,另一手則擰緯軸微動桿,用上了Hyper Sensitized TP2415菲林加R64濾鏡,一張馬頭星雲可以是曝60分鐘。在隆冬時份這樣操作不是很滋味的,最經典是孤身一人在野外,數米外有一個灑滿溪錢、插上了剛燒完的香蠋,當日新落葬的新墳,還是這樣過了一晚。

九十年代初SBIG成立,第一個產品是ST4,主要是導星也可以拍深空,當時很想要但付不出上萬元買這配件,在電子產品運算能力不高的情況下,當時這導星器是很好的,但今天看已不達標。後來的STV按理多了些功能,但一樣是體積龐大、耗電量極高。 Guide head是要原厰相機連動,不是那個用途,SG4根本是SBIG請一個暑期練習生臨時造出來,有很多問題的未成熟產品(當時那些打對台把SG4吹捧上天的愛好者不知就裡,我也當看戲而已),所以廿年來真正好的導星器是STi,唯一代價是要接電腦。

我之前唯一買過的是Meade 201XT,但從沒法成功導星,外國網上也是這樣說,很明顯這產品有問題。

所以當我09年第一次看到LVI的資料,便知道這世界上終於有成熟的導星器出來了(同年也買了Modified 5D Mark II,也是我認為第一部真正成熟及理想的天文單反),便進了一批。我當時未有專用導星鏡,但仍能夠開箱後十來分鐘便進入導星狀態,亦即是我玩天文近三十年後,第一次用導星器成功導星,Learning Curve只是十來分鐘。

當然LVI I或II還有改善空間的,我亦有給予LVI III的開發意見,那可能是一兩年後才出來,除LVI本身的優勢外(例如運算能力其實比SBIG加軟件還要好,又可與相機連動做Dithering),還會跟STi的優勢看齊(例如敏感度),現時LVI I或LVI II用戶,我會給他們很好的trade-in package。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1, 11:13
vr2xsc
社長 寫:室內不成的。

有機會我在現場,walk-through一次,很多人都十來分鐘上手。

我八十年代初玩天文,從無鏡階級到小鏡階級,然後是赤道儀階級,那時未有資格裝備馬達,只用自製十字線目鏡加紅LED照片,人肉擰微動桿導星。

後來有單軸馬達舒服得多了,但也是眼不離目鏡,一手按手控調節極軸馬達作修正,另一手則擰緯軸微動桿,用上了Hyper Sensitized TP2415菲林加R64濾鏡,一張馬頭星雲可以是曝60分鐘。在隆冬時份這樣操作不是很滋味的,最經典是孤身一人在野外,數米外有一個灑滿溪錢、插上了剛燒完的香蠋,當日新落葬的新墳,還是這樣過了一晚。

九十年代初SBIG成立,第一個產品是ST4,主要是導星也可以拍深空,當時很想要但付不出上萬元買這配件,在電子產品運算能力不高的情況下,當時這導星器是很好的,但今天看已不達標。後來的STV按理多了些功能,但一樣是體積龐大、耗電量極高。 Guide head是要原厰相機連動,不是那個用途,SG4根本是SBIG請一個暑期練習生臨時造出來,有很多問題的未成熟產品(當時那些打對台把SG4吹捧上天的愛好者不知就裡,我也當看戲而已),所以廿年來真正好的導星器是STi,唯一代價是要接電腦。

我之前唯一買過的是Meade 201XT,但從沒法成功導星,外國網上也是這樣說,很明顯這產品有問題。

所以當我09年第一次看到LVI的資料,便知道這世界上終於有成熟的導星器出來了(同年也買了Modified 5D Mark II,也是我認為第一部真正成熟及理想的天文單反),便進了一批。我當時未有專用導星鏡,但仍能夠開箱後十來分鐘便進入導星狀態,亦即是我玩天文近三十年後,第一次用導星器成功導星,Learning Curve只是十來分鐘。

當然LVI I或II還有改善空間的,我亦有給予LVI III的開發意見,那可能是一兩年後才出來,除LVI本身的優勢外(例如運算能力其實比SBIG加軟件還要好,又可與相機連動做Dithering),還會跟STi的優勢看齊(例如敏感度),現時LVI I或LVI II用戶,我會給他們很好的trade-in package。

社長, 我既方法係用電腦行個天文software, 用另一支鏡較準focus 在monitor 其中一粒星, 再接LVI 導星, 初步是成功的, 唯一問題是極軸與software的極軸不一致和鏡頭的角與software不大相同, 所以出現誤差, 但兩者應該可以修正的。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1, 11:31
社長
這個有點虛幻了..... :?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6, 11:51
vr2xsc
社長 寫:這個有點虛幻了..... :?

社長, 我在國內天文論壇和 syncscan hand control manual 找到有 Polar Scope LED 選項, 但在手上的 controller 找不到這功能, 是否要升級 firmware 才有?
Edward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6, 17:21
vr2xsc
vr2xsc 寫:
社長 寫:這個有點虛幻了..... :?

社長, 我在國內天文論壇和 syncscan hand control manual 找到有 Polar Scope LED 選項, 但在手上的 controller 找不到這功能, 是否要升級 firmware 才有?
Edward

社長,我updated 左個firmware後,已經有呢個function 可以調校LED 的光度由0至100%,非常方便了,好彩我還未改動粒LED 位置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7, 08:29
社長
慚愧沒有跟進最新的軟件功能 :oops:

不如直接把論壇那帖的連結胋出來讓大家參考一下。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8, 10:36
vr2xsc
社長 寫:慚愧沒有跟進最新的軟件功能 :oops:

不如直接把論壇那帖的連結胋出來讓大家參考一下。


社長,昨晚花了三小時研究極軸鏡的刻度盤, 調了日期, 時間, 經緯度, 發覺同極星位置 apps 比較相差太遠了, 因有些月份大小不一, 時間指示盤不同角度有差距, 極軸鏡內刻度是否垂直水平線, 發覺國內同好寫的apps 非常好用, 以下是HEQ5 LED 和對極的 link 給大家參考。 :lol:

HEQ5 pro LED 照明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 ... tid=250015

用apps 快速對極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 ... tid=275880

HEQ5初始化的問題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forum.p ... tid=261936

Re: HEQ5 pro setting

文章發表於 : 2014-12-09, 09:13
社長
thanks Edward for sharing the reference links.

當然我仍認為不必要apps、水平珠等東西去對極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