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Equipment (Mounts & Accessories) - 經緯儀、赤道儀,各類台架、導星設備、週邊器材等電子及機械附件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

David » 2010-03-07, 10:01

去年用過HEQ5Pro和LVI後,首次出動即有理想效果,使我對深空天體攝影從拾少少興趣,我相信這個組合應大有可為。不過我其實也想了解一下其他系統的優點和缺點。

我相信每個產品都是某些妥協下的產物,各有優點和缺點,沒有所謂「最佳組合」,只在乎買家願意享受那些優點和忍受那些缺點。可是,網上比較少類似的比較。

問題:

1. 在關LVI和SG4導星系統:後者比前者貴很多,它們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2. 由網上也聽過PHD、Guidedog等導星系統,其實是什麼東西?

3. 有關單軸和雙軸赤道儀:我一向用雙軸赤道儀,但似乎單軸比較輕便,例如高橋Spaceboy、TGSP、P2Z和Vixen Photoguider,方便遠行用。我想知單軸赤道儀在導星時的困難是什麼?會否在某類拍攝下,較輕便的單軸赤道儀也足夠?

4. 有關雙軸赤道儀的比較:我主要只用過Skywatcher HEQ5Pro和Meade LXD75 (高橋EM200的級數不同,難作比較),卻未真正用過Vixen的赤道儀於拍攝上。可否比較一下Vixen GP2和GPD2、Skywatcher EQ3和HEQ5Pro、和Meade LXD75在有導星的深空攝影下的表現 (配合LVI或SG4)?使用時又有沒有其他地方要留意?(例如要再購買附加配件和webcam、或需要使用電腦等)
最後由 David 於 2010-03-07, 15:5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0-03-07, 13:11

首先申報利益,我是LVI及SBIG的代理,SG4也有現貨供應。德國Baader和我情況相若,LVI的銷量高於SG4很多,是500對數十,似乎歐洲這個成熟的市場對這兩個產品已有共識。

我作為SBIG代理,曾跟SBIG的老闆Michael Barber通過電話,他表示SG4是SBIG的入門級導星器,主要服務使用單反拍攝而又不想帶電腦的用戶,對於進階用戶,若用冷凍CCD相機等拍攝,應選同品牌的ST402及Remote Guide head等裝置,我手上有ST402,但沒多用。SBIG一向不賣平宜的東西,或許是他們的商業取向吧,US995我們覺得不平宜,但SBIG認為是下限了。注意下圖,SG4加了一個魚眼鏡及外殼後就是他們的All Sky Camera了,我月前才賣了一個給香港天文台,所以SG4的機身也不是一個專注的導星器。
03.jpg
03.jpg (63.1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04.jpg
04.jpg (55.33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SBIG最優秀的是其guiding algorithm,導星比例可以達1:5,有些同好說1:8,甚至個別情況達1:10以上,一般所見以100mm鏡頭裝在SG4上(例如SBIG的efinder,我也有現貨供應),指向任何天區都可找到被導星,而且其靈敏度特別高,能夠以很暗星的去導,在這個情況下,例如用500mm攝星鏡,只要把SG4整個固定在望遠鏡抱箍的背板上便不用調,很堅固不會有剛性問題。下圖是SG4及efinder,很細小的:
01.jpg
01.jpg (81.23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當然內地亦有報告說,若攝星鏡焦距在800、1000水平,導星鏡就要長些,支撐方面也一樣有剛性問題,這個優點就會消失。見下圖,這個導星器的缺點是某些設定要通過電腦進行(serial port),而且重量達600g及體積不小,不能用於偏軸導星器上(off axis guider),若攝星鏡焦距長些,要接在導星鏡上,很容易出現剛性問題,導星星點拉線。
02.jpg
02.jpg (113.24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LVI的好處是完全不用電腦控制,與SG4最重要不同的是,導星時我可以看到實時狀況,究竟當時視寧度是否有問題? 又或者導星器表現理想而星點拉線? 赤道儀是否疲於奔命應付機械空程? 我認為那個版面很重要,而非由SG4一個黑盒拍攝完畢,星點仍拉線才去想原因。
Copy of P1020289.JPG
Copy of P1020289.JPG (51.03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我有一些用戶是用過LVI後再買SG4,喜歡其感敏度高,但也有SG4用戶反過來用LVI,喜歡其方便及易用。但只要付合兩款導星器的導星焦距要求(LVI要求是1/2,若攝星相機像素大於6um,則可進一步調低),其實兩者的精度是完全沒有沒別。而我更看好第二代LVI,因為已加入如Dithering, Pulse Guide, Threshold, Max Exposure等功能,但手控及操作方式一樣傻瓜化,覆蓋了SG4的部份功能。

論LVI的缺點,我認為是要微調導星鏡指向去找導星,我常用的是雙環六點支撐,又或者乾脆用尋星鏡架支撐。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歡,所以用SG4,當然,若SG4要導很長焦距的攝星鏡,而本身要配合長焦的導星鏡時,也有同樣情況。我有一位用戶是用Canon 400 f5.6鏡頭接上LVI作導星鏡的,他說基本上指向任何天區都可找到導星,不用微調指向,所以我最近找了一台80/350的尋星鏡回來改裝,希望固定在APM-TMB 105/650攝星鏡上,不用微調指向,只要跟隨攝星鏡指向任何天區都可找導星,但由於我個人傾用平價的赤道儀,而把錢放在相機及攝星鏡上,所以若能導亮一點的星會更有保障,因為可加快修正頻率。
IMG_5221.JPG
IMG_5221.JPG (118.52 KiB) 被瀏覽 26495 次

另外很重要是價格平宜,第一代LVI現售3000元,第二代不會超過4000元,比SBIG平宜一半但功能較多,可以控制Nikon, Canon, Sony, Pentax相機的快門,我剛在意大利體驗過,以Canon計,比上千元的厰快門線還好用,而且又可控制Feather Touch及Baader Steel Track調焦筒,進行電子調焦,又省了一筆。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0-03-07, 13:12

說到PHD、Guidedog等導星系統,就是以攝像頭錄得星像,再以電腦軟件進行校對,再輸出訊號修正赤道儀。對不少人來說這是最平宜的自動導星方案。這個沒我經驗,因為就是不喜歡這樣做。我看考慮因素有幾項,或者wolf123兄可以補充一下,因為他買LVI前就是用PHD或Guidedog的。

1. 耗電,這個問題在手提電腦上比赤道儀更大。
2. 攝像頭的靈敏度,有些人會買DMK41來作導星頭,取其視場大及靈敏度高,可以導暗些的星,有點本末倒置了。
3. 軟件、硬件配搭,校正及學習曲線。你也聽過有位資深同好用了一年時間去校正他的赤道儀的。

至於單軸和雙軸赤道儀,我相信很有發言權,我用過的單軸道儀包括,Vixen GP、高橋Sky Patrol、五藤光學Mark X赤道儀,資深人士都應該知道後面兩個代表什麼水平的東西了。
Scan021.JPG
Scan021.JPG (92.69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Scan022.JPG
Scan022.JPG (86.46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Scan023.JPG
Scan023.JPG (74.67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Scan024.JPG
Scan024.JPG (102.94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當年我帶這些赤道儀遠征時,就是取其輕巧,包括97年到興隆拍海爾波普彗星、98年到到興隆,午夜流星雨來臨時拍深空。我只能說,若你調極軸是完美的,你拍星是否拉線就取決於赤道儀的週期誤差,以及大氣折射,所以高橋當年也只能保證以菲林的解像度,200mm鏡頭過中天時盲跟20分鐘而已。問題是,就算連Paramount派拉蒙的開發人,用上T Point也只能於30分鐘內把Paramount的極軸調至2角分以內,那我看若作長時間曝光,極軸偏差造成的漂移就不可忽視了,看我當年以五藤光學Mark X赤道儀追蹤,以180mm鏡頭曝光15分鐘拍的海爾波普彗星,很接近規格極限,當時的體驗是,因為只能以相機腳架承托,不夠堅固,而且極軸鏡不容易精確微調,所以一不小心,照片便很容易拉線,以數碼單反解像度更高,這個時限更短。以下這些照片,是當年用Nikon F機身(當然是全片幅)拍攝,以這個比例下放出來可能不察覺,但一經放大便或多或少有點些拉線,都是週期誤差及極軸偏差造成的(視乎拉線方向)。若你認為拍星不用這麼細緻看,倒不如買台短些的鏡頭,又或者省下貴價赤道儀的錢算了。
Scan025.JPG
Scan025.JPG (143.65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Scan026.JPG
Scan026.JPG (95.84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Scan027.JPG
Scan027.JPG (99.56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所以我會說,那些便攜赤道儀如你說的高橋Spaceboy、TGSP、PZ2和Vixen Photoguider,以及我自己擁有過的Vixen GP、高橋Sky Patrol、五藤光學Mark X赤道儀,要同時面對兩大敵人:週期誤差及極軸精度。但若能夠用上雙軸導星,前者可以完全解決,後者可以把死線推至常規曝光時限以外(例如20至30分鐘),即也同時解決了。對於盲跟,我個人取向是不認同,因為以減少曝光時間去增加勝算,有如賭運氣一樣,而且照片放大100%出圖時誤差仍會很明顯。所以若我作盲跟,只會限於全片幅的50mm以下的廣角星座拍攝,例如稍後我會和Willis搞個小組測試,以EQ1裝單反拍廣角星座。但100至300mm這個範圍我認為合理的方案仍是自動導星。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0-03-07, 14:41

另外你提到的雙軸摩打赤道儀,我可以這樣說:

和Meade LXD75相應的是Sky Watcher EQ5 Pro,Sky Watcher HEQ5Pro是再高一級的。LXD75的問題是沒有原裝ST4導星口,而Meade的相關配件又不再供應,要處理不是不成,但是很煩的,第二代LVI於四月推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我更重視這款赤道儀的品質及可靠性,你是物主很清楚了吧。

高橋EM200的級數應和Sky Watcher EQ6 Pro比較,看這裡有很多老款EQ6(沒有Pro)拍的照片,背8吋牛頓鏡的 http://eder.csillagaszat.hu/deepsky/350 ... der_en.htm
在人眼導的年代,加上菲林的曝光時間特別長,赤道儀的機械精度是很重要的,但踏入電子時代,當二千多元可以買一套LVI時,以close loop system去處理導星誤差,我會較傾向於把錢放在望遠鏡及相機上。

Vixen GP2和GPD2這兩個型號我沒經驗,只用過GP,感覺很好的,但要注意ST4導星口,第二代LVI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日圓匯價高企時,要算清楚性價比。我樓上的廿多年歷史高橋Sky Patrol及五藤光學Mark X赤道儀,於去年眼見Sky Watcher推出新的EQ3 Pro(應該是全球最細小的GOTO赤道儀)以及意大利推出LVI導星器(解決了我多年夢想,不像SBIG ST4或STV般耗電而又不用電腦的自動導星器),兩台單軸赤道儀就馬上分別以5000元及3000多元賣出的,買主很高興,因為他們喜歡高橋及五藤光學這些經典,精度也很好,但我則選擇用在一台5000元但可雙軸導星的EQ3 Pro及綠色版HEQ5 Pro上,因為我的個人取向是,APO折射式望遠鏡可以傳世,但赤道儀是損耗品,是用來幹粗活,要戰死沙場的,而單軸無論如何也不能跟雙軸配自動導星相比。而且很少人留意一點,若雙軸帶GOTO的赤道儀不配自動導星,但仍有一個比單軸優統傳赤道儀的優勢,就是GOTO赤道儀往往附設PEC的週期誤差修正系統,只要做一次後儲在記憶體便可(每次要Park赤道儀後才可關機),那就算盲跟的精度也高很多。所以就算我的上萬美元Paramount派拉蒙赤道儀,也不會追求本身的機械製作精度,而是會用PEC軟件修正的,經修正後,誤差會在2秒以下。

Skywatcher EQ3 Pro、EQ5 Pro和HEQ5Pro比較,前兩者是取其輕攜,特別是EQ3 Pro可以連短腳整套放進行季箱手提上機,例如我去年拍日食時就是連鏡連相機及赤道儀全部一個手提箱上機,若衣服不多一個背包放好,全部不用寄倉。
http://hk.myblog.yahoo.com/galaxyscient ... le?mid=506
ap_20090723103157142.jpg
ap_20090723103157142.jpg (60.31 KiB) 被瀏覽 26493 次

但HEQ5 Pro是我的摰愛,一來比EQ6 Pro便攜,二來全部內置摩打,與自動導星器即插即用,所以這次到台灣高山拍星,就算用上3萬多元的APM-TMB 105/650折射鏡、二萬多元改濾鏡加晶片測溫5D Mark II,用的赤道儀也是這台。我看過內地一些好,EQ3 Pro配LVI或PHD,以500mm級攝鏡,都可以出品追蹤極精確的照片,但因為先天機械設計空程及反應慢些,導星器校正要花時間些。

至於你問到不同品牌的赤道儀在自動導星下的表現如何,我會說,若能接上LVI、SG4,又或者PHD Guide而又校正順利的,結果不會有大分別,最後可能視寧度影響大於導星精度。所以我現時買赤道儀會選以下因素,

1. 機械強度足夠的,能抗風抗震,要有內置極軸鏡
2. 有GOTO,按個鍵目標就出現在相機視場內某處
3. 有ST4接口,不用改來改去或另配第三家的配件

在這些考慮下,其實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錢。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wolf123 » 2010-03-08, 22:06

社長 寫:或者wolf123兄可以補充一下,因為他買LVI前就是用PHD或Guidedog的。

技術性的問題我也分析不了,雖然我的LVI沒在高山開光成功(因為SS2K出問題),但之前在家裡陽台測試過,覺得修正上好像比較順暢,速度比較快,PHD我沒使用過,打算下載來試試看,我之前用Guidedog,現在用MaximDL,我在陽台測試的環境是沒辦法對極軸的(因為北方是大廳,只能將EQ5粗略對準北方後,用SS2K指向某一亮星,相差的位移直接手動調整MOUNT的仰角及水平,使主竟對準該亮星,就這樣而已,然後用Skywatcher 705Az3導MAK127,350D設ISO100連續性的曝光3張,每張都是180秒左右,我覺得每張星點都是圓的,就直接收赤道儀了,因為我很滿意。不能久曝的原因是,我沒有光害濾鏡,在台北市整個畫面會變白,三張九分鐘的曝光你能說LVI在做白工嗎?原始3張RAW檔我放在這邊http://wolf123.myweb.hinet.net/raw.zip,如果有興趣分析,又連結的到該URL就自己下載來看看吧!我現在只能等社長修好我的LVI CCD了 :cry: 不然也只能用MaximDL撐著,我的Skysensor 2000也需要再次的重新開光 :mrgreen:
下面附上去年5月60%大小的原圖,拍攝資訊依然存在,有興趣看100%的RAW檔就去上面下載吧,該亮星名稱我忘了,在東南方上空吧。
附加檔案
3.JPG
3.JPG (283.72 KiB) 被瀏覽 26464 次
2.JPG
2.JPG (284.46 KiB) 被瀏覽 26464 次
1.JPG
1.JPG (278.68 KiB) 被瀏覽 26464 次
頭像
wolf123
 
文章: 100
註冊時間: 2010-02-05, 21:47
來自: TAIPEI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0-03-09, 00:48

宋兄沒問題的,修好就發回來 ;)

看來你最需要的不是赤道儀、換什麼鏡,而是一片LPS P2光害濾濾,我是Hutech / BORG的代理,日後有需要幫你進吧。

這裡有段昨天收到從星加坡一位用戶發給我的電郵,很希望分享一下,

"I like the LVI a lot...It's so portabl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You are right need to search for bright stars otherwise no go... I used to have STV and over the years of ownership I couldn't get it to work...I did successfully shooting using EQ6, AP 130EDSGT and self modded Canon 20D and LVI on M42. It's pin point throughout the frame..."

推薦一些高檔貴價儀器給人家是很容易的,但真正的智慧是錢應花在哪些正確的地方。

我個人的次序是,在可行情況下是這樣的:

1. 望遠鏡放最多的錢,因為目視的表現沒有任何替代品,而且好的望遠鏡在調焦、鏡筒強度上也通常好一些,為日後拍攝減少很多煩惱

2. 目鏡等配件不要省,買最好的,在有限預算下,寧可一個一個累積回來,否則會成為望遠鏡成像的樽頸

3. 相機的選擇,很因人而異,沒有所謂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冷凍CCD不能取代單反、黑白相機也不一定比彩色理想,選這個很要智慧。

4. 赤道儀選廉宜扎實的,只要配上自動導星器,在數百毫米焦距的深空拍攝下,根本和高檔赤道儀沒分別,正如造工如何精確的機械錶,也不能與電子錶的準確性匹敵。而用接近二千毫拍攝,配個Adaptive Optics作快速補正更明智。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0-05-23, 00:11

今天翻查Cloudynights上一些帖子,看到一個討論及相關照片,或會進一步引證我的說法,就是一台中檔的赤道儀若配合了自動導星器後,不如多花精力去處理調焦、視寧度、相機配對等問題,因為在數碼年代,自動導星器是拉近了不同檔次赤道儀的差距。

注意這M81星系照片是19張疊加,每張曝光20分鐘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above_the_ ... 8/sizes/l/

Cloudynights上的討論:
http://www.cloudynights.com/ubbthreads/ ... ost3679912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Nebulas » 2010-05-23, 14:24

非常感谢社长详细的说明和报道。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cyrus » 2016-01-04, 11:33

社長,那麼有甚麼赤道儀便宜又紮實,又有ST4導星口?
說說相機的問題,黑白和彩色兩者有甚麼分別?為何有人喜歡用黑白,而有人則喜歡彩色?
彩色是否勝在處理照片時夠方便? 而黑白則影像更清晰?
如有任何錯誤,麻煩指點
cyrus
 
文章: 192
註冊時間: 2015-10-18, 12:37
來自: 香港

Re: 如何選擇赤道儀和導星系統 (用於深空天體攝影)

文章社長 » 2016-01-05, 03:37

cyrus 寫:社長,那麼有甚麼赤道儀便宜又紮實,又有ST4導星口?
說說相機的問題,黑白和彩色兩者有甚麼分別?為何有人喜歡用黑白,而有人則喜歡彩色?
彩色是否勝在處理照片時夠方便? 而黑白則影像更清晰?
如有任何錯誤,麻煩指點


便宜又紮實,又有ST4導星口,我一直說是SkyWatcher HEQ5 Pro。有案例本來玩HEQ5 Pro玩得好好的,改用10倍價格換台高橋EM11,結果幾年下來,無論從負重量、精度、使用方便程度去都無法證明那是更好的選擇。

市場已說明HEQ5 Pro的認受性,
viewtopic.php?f=10&t=4264

當然若你對某些民族或品牌有情意結的,包括我某一個地區的眾多朋友,那是別話。

相機的討論,應該放在另一個版面?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儀器 - 台架及附件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