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kastroforum.net/viewtopic.p ... sc&start=0
但友壇未有人用過已5DmarkII改,未能作全面比較。
我相信社長以過來人身份發表5D mark II 改 看法會比較有代表性。
煩請社長賜教一下小弟!感激。

- 素像6.4um解像力剛剛好,正如很多人用STL11K後用ST8300都現取樣度提升有功於改善解像度,另外一般攝星鏡加了平場鏡後spot size都不會太小,像素到5um以下增益不大。
Live view,方便但不是關鍵性,魚骨板最重要的拍檔是電子調焦(或至少是量化調焦),不是Live view
我的相機是內置了檢測晶片溫度的溫度計(不是氣溫),當時在台灣及西藏我都記下了晶片溫度,亦即今天我在一個可調溫度的冷凍箱內,可以重拍所需的暗場。要知道氣溫跟晶片溫度可以差數度至十多度,很視乎當時環境,所以不能靠氣溫,故這溫度計對事後精確拍暗場是很有用的。
funoooo 寫:社長,
謝謝回覆! 有幾點想問:
1.- 素像6.4um解像力剛剛好,正如很多人用STL11K後用ST8300都現取樣度提升有功於改善解像度,另外一般攝星鏡加了平場鏡後spot size都不會太小,像素到5um以下增益不大。
是否因一般攝星鏡加了平場鏡後spot size 星點都大過 5um, 所以就算 ccd 素像再細都沒有用. 除非攝星鏡加了平場鏡後spot size 能再細, 否則都是沒有幫助.
funoooo 寫:2.Live view,方便但不是關鍵性,魚骨板最重要的拍檔是電子調焦(或至少是量化調焦),不是Live view
不明白![]()
funoooo 寫:3.我的相機是內置了檢測晶片溫度的溫度計(不是氣溫),當時在台灣及西藏我都記下了晶片溫度,亦即今天我在一個可調溫度的冷凍箱內,可以重拍所需的暗場。要知道氣溫跟晶片溫度可以差數度至十多度,很視乎當時環境,所以不能靠氣溫,故這溫度計對事後精確拍暗場是很有用的。
香港改機沒有這功能, 而且我這些"低手" 只要不"吹毛求疵"應該已能滿足我需要. 不需"晶片溫度的溫度計"及"可調溫度的冷凍箱", 對嗎?![]()
funoooo 寫:4. 對影星而言, 以你經驗認為 5D mark II 最高可用多高 ISO?
先謝謝回覆!
社長 寫:揶揄你一下,我初三會入藏,花三數天調好我天文台的大大小小問題,也安裝些新器材,到時或許有心情把自的Canon 5D Mark II拿出來拍些星野及深空,昨晚終於首之突破零下廿度,按當地人說,這基本是極限,不會再冷了。
我很肯定的跟你說,一部耗電量不高,性能優越,已改紅外截止濾鏡的全片幅機,一年有幾次放在嚴寒環境及完美星空下,痛快拍幾個晚上,便不會再一天到晚妻不如妾的想著換器材了。
你是APM同學會的小學生(80口徑是幼稚園、100至180是小學生、203開始是中學生、304開始是大學生),有機會就跟我到西藏拍拍吧,帶相機便可以了,我那裡有市電也有兩片12V 20Ah鋰電(不是鴨寮街那種),有兩台HEQ5 Pro及EQ5 Pro,你也可以放在我的小天台上,不用"朝拆晚行",架好赤道儀對好極軸後拍足一星期才收東西也可以。
http://www.astro.hk/allsky.html
社長 寫:揶揄你一下,我初三會入藏,花三數天調好我天文台的大大小小問題,也安裝些新器材,到時或許有心情把自的Canon 5D Mark II拿出來拍些星野及深空,昨晚終於首之突破零下廿度,按當地人說,這基本是極限,不會再冷了。
我很肯定的跟你說,一部耗電量不高,性能優越,已改紅外截止濾鏡的全片幅機,一年有幾次放在嚴寒環境及完美星空下,痛快拍幾個晚上,便不會再一天到晚妻不如妾的想著換器材了。
你是APM同學會的小學生(80口徑是幼稚園、100至180是小學生、203開始是中學生、304開始是大學生),有機會就跟我到西藏拍拍吧,帶相機便可以了,我那裡有市電也有兩片12V 20Ah鋰電(不是鴨寮街那種),有兩台HEQ5 Pro及EQ5 Pro,你也可以放在我的小天台上,不用"朝拆晚行",架好赤道儀對好極軸後拍足一星期才收東西也可以。
http://www.astro.hk/allsky.html
funoooo 寫:社長,我一年不知那裡有多少假期?一年有一次上山已經是極限,更何況去西藏!痴人說夢吧!退休後或者可以。![]()
現目標是香港東莞 Narrow Band 拍攝而已!
Subaru 寫:我記得funoooo有部ST10, 它的KAF3200除了視場唔夠5D mark II大之外, 其他各方面(QE、D-range...)都不是那些DSLR或入門級冷凍CCD可以比美的.
funoooo跟本唔洗左諗右諗, 今天5D mark II, 明天X D mark y..... 攪好部ST10就已經好勁.
funoooo 寫:Subaru 寫:我記得funoooo有部ST10, 它的KAF3200除了視場唔夠5D mark II大之外, 其他各方面(QE、D-range...)都不是那些DSLR或入門級冷凍CCD可以比美的.
funoooo跟本唔洗左諗右諗, 今天5D mark II, 明天X D mark y..... 攪好部ST10就已經好勁.
Subaru 兄,
其實我已攪部 ST-10,但真條想像唔到 H-alpha 1.5 分鐘馬頭已 blooming. 我原本以為 Narrow Band 應該不容易 Blooming,點知一樣死得。 唉~~~
funoooo 寫:社長 寫:揶揄你一下,我初三會入藏,花三數天調好我天文台的大大小小問題,也安裝些新器材,到時或許有心情把自的Canon 5D Mark II拿出來拍些星野及深空,昨晚終於首之突破零下廿度,按當地人說,這基本是極限,不會再冷了。
我很肯定的跟你說,一部耗電量不高,性能優越,已改紅外截止濾鏡的全片幅機,一年有幾次放在嚴寒環境及完美星空下,痛快拍幾個晚上,便不會再一天到晚妻不如妾的想著換器材了。
你是APM同學會的小學生(80口徑是幼稚園、100至180是小學生、203開始是中學生、304開始是大學生),有機會就跟我到西藏拍拍吧,帶相機便可以了,我那裡有市電也有兩片12V 20Ah鋰電(不是鴨寮街那種),有兩台HEQ5 Pro及EQ5 Pro,你也可以放在我的小天台上,不用"朝拆晚行",架好赤道儀對好極軸後拍足一星期才收東西也可以。
http://www.astro.hk/allsky.html
社長,我一年不知那裡有多少假期?一年有一次上山已經是極限,更何況去西藏!痴人說夢吧!退休後或者可以。![]()
現目標是香港東莞 Narrow Band 拍攝而已!
kurt 寫:你想想會有什麼效果出現?那才可得到大師們如subaru...等等的一點認同呢!
Subaru 寫:kurt 寫:你想想會有什麼效果出現?那才可得到大師們如subaru...等等的一點認同呢!
kurt老闆, 我只係一名於失敗中學習的天文愛好者, 完全唔係咩大師, 況且funoooo的興趣也不需要我認同啊.
我眼見kurt老闆才是隱世高人, 一係唔出作品, 一出就石破天驚.
社長 寫:簡單看看,原來我經常評自己的作品為垃圾及失敗,但應該從沒這樣評Astrocafe上其他同好的作品,因為我相信尊重人家同時不時幽自己默,心態上會開朗些。
垃圾系列
viewtopic.php?f=16&t=537
viewtopic.php?f=16&t=816
viewtopic.php?f=16&t=529
失敗系列
viewtopic.php?f=17&t=139
viewtopic.php?f=17&t=133
viewtopic.php?f=17&t=126
viewtopic.php?f=17&t=124
關於這方面,大家已說明了各自的觀點,可以重新集中討論funoooo開帖的主要技術問題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