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哪一位仁兄能提供我一个万全之策?感谢了. 以下是一些提供各位分析霉菌侵入程度的照片.
这是我朋友的8" Orion XT8 dobsonian的主镜

这是我的LX90的矫正镜

类似的斑点(花纹)也能在我的目镜上找到. 我猜他们就是传说中万恶的霉菌吧?
我目前有的清洗溶液是Purosol Optical,该公司宣称他们的配方是被指定为NASA清理光学面所用。我也买了他们的 microfiber cloth。这东西在清理后会留下丝状物,应该就是所谓的microfiber。是劣质品吗?
社長 寫:我到今天的白鷺湖天文台那台300牛頓反射鏡,還是每年拿出來用溫和的清潔液洗一次算了,那片鏡是我97年親手帶到美國洛杉磯鍍的,十多年來光潔如新。
白鷺湖天文台的狀態很差,下雨時地上滿佈積水,太陽一出就蒸到圓頂內部都起了霉點,但偏偏就是這台牛反及那枝Royal Astro 76普消沒事
社長 寫:對,孤陰不養,獨陽不長,可能白鷺湖天文台的環境只適合白蟻生長,那裡只毀了我30年的Sky & Telescope
社長 寫:也沒有什麼特別分享,但我一般洗鏡時不會碰鏡面,先用氣吹一下,然後用水沖,再用稀釋的溫和清潔劑沖一下,最後再沖水,萬一有任何頑固的污漬,我會用女士用的卸妝綿,用手吊高在鏡面來回拖幾下,但不會用手壓上去,正常情況都可以。
我這些方法都不正規的,但有一句肯定的是,不要為鏡面上的丁點塵埃或污漬太緊張,David的18"UC表現精采,但鏡面也不見一塵不染的,APM-TMB的LZOS折射鏡,大概沒有那片沒有玻璃泡、刮痕、塵埃或抺痕的,正如Astrophysics的老闆Roland Christen說,沒有刮痕的鏡頭就不是人手修正的,亦不會是頂級光學。
看這些明碼實價的鏡頭規格,連多少條刮痕或玻璃氣泡都標明了:
http://www.apm-telescopes.com/spezifika ... 24_24.html
Robin 寫:更新一下,整个星期日下午我都与镜子、纯 isopropyl alcohol和纸巾为伍。终于把朋友的牛顿镜从霉菌的梦魇中解除,而我的LX90只清理了矫正镜,主镜莫不敢动,只打算维持干燥的存放环境,以绝霉菌再度滋生。
LX90 清洗前
清洗后
Orion XT8主镜清洗前
清洗后
倒是令我忧虑的一点是,与一2004年产的同一型号,我的LX90矫正镜已失去紫色镀膜的那层光泽。
社長 寫:看來反射鏡真的不太怕發霉,現在光潔如新了....![]()
看到那片Meade的修正鏡,真的夠厚,也是一般人所說比Celestron的厚一點所以對像質有什麼影響云云
Robin 寫:是啊,这次我学到了两个道理。Simplicity is beauty和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社長 寫:Robin 寫:是啊,这次我学到了两个道理。Simplicity is beauty和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simplicity is beauty? 可否多分享一下?
社長 寫:對,施卡的另一大問題是光軸,除了星點測試,我永遠不肯定它的光軸是否準直,不知道它是否在應有水平發揮,若作長期拍攝項目,不穏定的器材是很大問題。
相反,用折射鏡基本上沒把望遠鏡摔到地上或拿來跟人家格劍,用上三五十年光軸都能維持。牛反的光軸也很容易歪,但勝在有激光準直器的輔助下,便很容易把光軸調至很準(Epsilon 180ED那一類超短焦鏡例外)。
我個人喜歡折射鏡除了光學成像外,就是其穏定性。記得80年代初,每一次背著廿公斤器材跟老師步行一小時以上到郊外觀星,到埗後第一件事就是調那台牛反的光軸。
說到簡單的方法處理複雜的問題,也是中醫藥的理論。
談到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經驗。我03年時要造一份香港緯度的活動星圖,但關鍵如何繪製那個像蠶豆型的地平圈。我看過有些討論區用數學方程式去說明,我看了沒半篇文章便差不多掉到地上去了。最後我用AutoCAD以簡單的三角幾何方法便準確地繪畫了出來。
Robin 寫:呵呵,我十多岁的时候就很喜欢折腾这个折腾那个,现在20了,反而有中年迹象,趋向于稳定多一些。我一个新加坡的朋友2004年买的LX90用了只有几次,我前几天去试镜的时候发现光轴竟然还是完美的。不过,这跟他置放其于恒温环境(趋近于)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我手上这个Orion XT8的光轴在laser collimator的协助下在很短时间内就调好了光轴,若是没有的话,会是一件很费时的体力活。
对了,若要利用Dobsonian来拍照的话,不考虑equatorial platform,要什么级别的赤道仪才有办法架起来?
绘制星图利用三角原理所得出的结果应该会是非常准确的,除非图内有非常遥远的天体,这个还请各位大侠指正一下。上了大学我对天文和数学的记忆反而模糊了 XD
Nebulas 寫:早期我也看到有爱好者遇到这种问题,卡塞格林如果偏轴了,再次调整就会很麻烦。
牛反可能是最简单的(使用者习惯上去调整的缘故)。
看看这款老镜子,广东的一位爱好者为了调整光轴花了不少功夫。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