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 Esprit 80 APO測試

可能是科學人,對做實驗都感興趣。雖然手上有幾支鏡,當中三支是絕版的,兩支擁有頂級光學表現的 APM TMB 80/480和APM TMB 105/650。另外一支則最近才收納回來的輕功高手 Borg 125SD。除了大口徑的鏡外,一般130級別的折射鏡也看過不少。今次因為好奇,所以擺明唔買也問社長借支SW Esprit 80 APO來試試,看看SW的三枚玉鏡去到甚麼層次。
首先支鏡拿上手感覺非常紮實,連金屬鏡頭蓋也厚過人,足料程度有點過分。2.7" 調焦相當強壯,而且精準,是國產調焦的上品,不要說單反,中型的CCD也能應付。鳩尾板是內置的,而且是固定的,這點我不太喜歡,因為少了一些在拍攝時器材擺位做平衡時的彈性。
在目視方面,我沒有深入測試,只是用 Baader Hyperion Zoom 8~24m和 TMB Supermono 4mm作簡單目視測試,反差頗高。由於支鏡焦距較短 (80/400 F5),就算用到4mm目鏡都只有100X,是看不到色差的。顏色屬於中性。
在拍攝方面,Esprit 80 APO是配備原廠的平場,我用了全幅的 D810A。成像銳利,國產的80mm折射鏡就只有英田的80mm APO可比。其他的國產和台灣的80mm折射鏡都被比下去。星點在邊緣位的修正屬中上之作,一定比同口徑級別的FSQ 80好!在拍攝時我用上D1濾鏡,而濾鏡是加在平場和相機中間,所以後對焦 Back focus是改了丁點,如果用介子 Spacer修正後對焦,全幅邊緣星點應可再靚一點。
說到價錢,有朋友同我說這個價位買支國產80mm折射比較貴!平心而論我個人覺得個價是OK。這是一支三枚玉APO和F5的短焦快鏡,而且個價已包括平場、稜鏡、尋星鏡等配件,不算太貴。當你看完她所拍出的影像,你就會明白。最後,如果SW替Esprit 80 APO出產0.8x或更快的減焦鏡,相信對拍攝一族是開心的喜信!
Date: 29/7/2016
Location: Pak Tam Chung
Equipment: SW Esprit 80 APO with flattener @ F5, D810A, D1, AZEQ5, MGEN
Photographic details:
M8 & M20: ISO 1600, 3 mins x 6,
*flat frames, dark frames, bias frames applied
Post-processing: PixInsight
首先支鏡拿上手感覺非常紮實,連金屬鏡頭蓋也厚過人,足料程度有點過分。2.7" 調焦相當強壯,而且精準,是國產調焦的上品,不要說單反,中型的CCD也能應付。鳩尾板是內置的,而且是固定的,這點我不太喜歡,因為少了一些在拍攝時器材擺位做平衡時的彈性。
在目視方面,我沒有深入測試,只是用 Baader Hyperion Zoom 8~24m和 TMB Supermono 4mm作簡單目視測試,反差頗高。由於支鏡焦距較短 (80/400 F5),就算用到4mm目鏡都只有100X,是看不到色差的。顏色屬於中性。
在拍攝方面,Esprit 80 APO是配備原廠的平場,我用了全幅的 D810A。成像銳利,國產的80mm折射鏡就只有英田的80mm APO可比。其他的國產和台灣的80mm折射鏡都被比下去。星點在邊緣位的修正屬中上之作,一定比同口徑級別的FSQ 80好!在拍攝時我用上D1濾鏡,而濾鏡是加在平場和相機中間,所以後對焦 Back focus是改了丁點,如果用介子 Spacer修正後對焦,全幅邊緣星點應可再靚一點。
說到價錢,有朋友同我說這個價位買支國產80mm折射比較貴!平心而論我個人覺得個價是OK。這是一支三枚玉APO和F5的短焦快鏡,而且個價已包括平場、稜鏡、尋星鏡等配件,不算太貴。當你看完她所拍出的影像,你就會明白。最後,如果SW替Esprit 80 APO出產0.8x或更快的減焦鏡,相信對拍攝一族是開心的喜信!
Date: 29/7/2016
Location: Pak Tam Chung
Equipment: SW Esprit 80 APO with flattener @ F5, D810A, D1, AZEQ5, MGEN
Photographic details:
M8 & M20: ISO 1600, 3 mins x 6,
*flat frames, dark frames, bias frames applied
Post-processing: Pix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