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m 寫:年初在方兄这里获得APM-LOMO 80/480这台望远镜,半年多出动三十几次,有奇佳的天气环境也有非常糟糕的环境。可谓是吃苦耐劳的模范,不论北方的浮尘天,有沼泽飘来的雾天,雨后的晴天都能稳定使用。
平均每星期都用一次以上,很好
APM-LOMO 80/480、80/600面世十多年來,那代工鏡筒可能有十多廿多個版本,遮光罩有鬆有緊,也有些附有手擰縲絲,有需要時在裡面貼些絨紙便可以,沒什麼大不了。
APM-LOMO的鏡頭佔望遠鏡造價一半以上,餘下來的羽毛調焦又佔一半以上,所以那代工鏡筒佔的成本不足兩成但很實用,若要完美的要選Matthias Wirth版本,單鏡筒已貴一萬元,我之前也賣過。兩者的光學成像精度一樣,但後者質感好些:你不旋掉鏡筒蓋,因為密氣關係你很難把遮光罩拉出來。
注意鏡頭千萬不要用力旋到鏡筒上,輕輕擰貼便可以,否則會有反效果,鏡片會受壓變型。鏡筒及調焦座之間的接合位可以旋緊些,但也不要太過份,都是用鋁造的,膨漲系數不會有什麼分別,再不然旋好後加點矽膠(填縫膠)之類的固定一下便可以,Lunt 太陽鏡的一些部件也是這樣固定的,好處是可以固定之餘又有些彈性,不會對零部件施加太大壓力。
我08年從德國帶回來那枝,後來賣了給David,到今天一直拍不少好片,APM老闆Markus Ludes是一面講電話一面從貨架上找出不同部份,三數分鐘組合起來便交給我,沒有東方文化中把那部份工序神化,要穿件白袍在無塵室裡面配件檢測組裝什麼的。那些228、254、304APO,以及自己的203APO,鏡頭鏡筒等部件來到香港後,我給人組裝也是很簡單輕鬆。
hjm 寫:基本隔几天就可能松个部位,昨天目视木星居然出现了上端红下端蓝的情况,感觉真是糟透了。今天在室内把整镜拆开重新装起来对地景看基本正常了,夜间阴天没法去找木星确认
木星在日出時份才過中天,在你的城市那情況下,仰角是30度出頭,所以你看到的是大氣色差,那是大氣現象,跟望遠鏡無關。例如2010年我拍木星時,因為木星過中天時才貼近50度,所以合成影像後也要做RGB校正才能解決同樣的問題。這也是我認同某些國外行星攝影高手做法的原因:拍行星只用RGB,不用LRGB去拍:
viewtopic.php?f=16&t=43我也試過在加拿大Whistler或德國看過木星,那裡緯度也很高的,情況也一樣。而我用203APO拍一些低仰角深空時,因為焦距較長解像度高,所以也會看到這情況。
我希望你沒有拆開鏡頭,否則可以報銷了。
另外鏡頭旋在鏡筒上時也不要太緊,甚至輕微鬆點會更好,否則會有反效果,我二月份時到德國驗收304APO雙筒時,實際上跟設計師工程師會面時間不多,但當面討論郤是很精要,表面上這台造價500萬元的全球最大APO雙筒設計有些不合理,原來那才是德國人的智慧所在,要知道他們本身是高端的目視觀測者,是看火星上呈立體感的奧林匹斯山及天王星上雲帶的那種,所以本身真正懂什麼叫光學:
viewtopic.php?f=12&t=2148&start=20hjm 寫:等入冬气温更低,室内外温差更大的时候不知道会怎样。
忘记说我在北方的黑龙江 齐齐哈尔。
記住LOMO/LZOS鏡頭是在俄羅斯造,苦寒之地的出品,你不用太担心低温表現。而我的APM 105/650在西藏運作兩年,每日的温差都有廿度左右,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在國外這是很普通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