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OS 可能是最後一家造大 APO 折射鏡厰商?

"LZOS may be the last manufacturer remaining making larger than 150mm premium quality"
http://www.cloudynights.com/ubbthreads/ ... art/1/vc/1
在Cloudynights上有一段很值得看看的帖,或多或少解釋了我一直以來的個人取向:
- 油頭APO折射鏡(Oiled Triplet)有其限制,空氣頭(Air Spaced Triplet)有較高的修正度,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會較少。
- 帖內也提到,Astro-physics、TEC、LOMO、LZOS、Carl Zeiss 這些人手作高精度修正的鏡組,會比同類別設計但量產的優勝。正如一個Orthoscopic (Or)目鏡能否發揮終極表現,就是那一個非球面,否則普通的量產Or目鏡,數美元也有一個。
- 玻璃材料也是一個考慮,LZOS可以自行造玻璃,檢測達標後再按當批次的系數微輕變化而微調APM/TMB的設計,以獲得最理想的修正度。Astrophysics、TEC不會買最頂級玻璃,而是買一批平宜些的回來檢測,用合格的去造鏡,但最近也受到質量問題困擾,所以數月前幫客戶訂的140,Yuri說付貨期為一年以上。
- 高橋的鏡頭由Canon-Optron供應,跟部份Borg的貨源一樣,高橋品質並不是那麼神秘。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說,APM-LZOS的折射鏡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也是我個人最好的選擇,因為她是唯一空氣三枚玉設計+自行生產鏡材+人手高精度修正及檢測,又能夠造到真正大口徑(及短比)折射鏡的品牌。特別以今日的標準看,一台10公分以下的小折射鏡其實目視上無甚可觀,真正目視的起步,我個人會定為130口徑,亦要到203或以上才會有震撼感。亦是同樣原因,我一直不認同個別朋友把手上一台60、80小鏡的表現無限推想,說成一個品牌的實正實力。
甚至簡單的同一個例子,哪厰家能造出一台像我的203APO這樣短,又能支撐得起500、600倍目視的,才是真正的功架,就像APM Markus Ludes說,Porsche體積很小,但力量郤很大。這條界線對Astrophysics、TEC、高橋來說還是行人止步。
viewtopic.php?f=13&t=3341#p21728
http://www.cloudynights.com/ubbthreads/ ... art/1/vc/1
在Cloudynights上有一段很值得看看的帖,或多或少解釋了我一直以來的個人取向:
- 油頭APO折射鏡(Oiled Triplet)有其限制,空氣頭(Air Spaced Triplet)有較高的修正度,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會較少。
- 帖內也提到,Astro-physics、TEC、LOMO、LZOS、Carl Zeiss 這些人手作高精度修正的鏡組,會比同類別設計但量產的優勝。正如一個Orthoscopic (Or)目鏡能否發揮終極表現,就是那一個非球面,否則普通的量產Or目鏡,數美元也有一個。
- 玻璃材料也是一個考慮,LZOS可以自行造玻璃,檢測達標後再按當批次的系數微輕變化而微調APM/TMB的設計,以獲得最理想的修正度。Astrophysics、TEC不會買最頂級玻璃,而是買一批平宜些的回來檢測,用合格的去造鏡,但最近也受到質量問題困擾,所以數月前幫客戶訂的140,Yuri說付貨期為一年以上。
- 高橋的鏡頭由Canon-Optron供應,跟部份Borg的貨源一樣,高橋品質並不是那麼神秘。
所以我一直以來都說,APM-LZOS的折射鏡是沒有選擇下的選擇,也是我個人最好的選擇,因為她是唯一空氣三枚玉設計+自行生產鏡材+人手高精度修正及檢測,又能夠造到真正大口徑(及短比)折射鏡的品牌。特別以今日的標準看,一台10公分以下的小折射鏡其實目視上無甚可觀,真正目視的起步,我個人會定為130口徑,亦要到203或以上才會有震撼感。亦是同樣原因,我一直不認同個別朋友把手上一台60、80小鏡的表現無限推想,說成一個品牌的實正實力。
甚至簡單的同一個例子,哪厰家能造出一台像我的203APO這樣短,又能支撐得起500、600倍目視的,才是真正的功架,就像APM Markus Ludes說,Porsche體積很小,但力量郤很大。這條界線對Astrophysics、TEC、高橋來說還是行人止步。
viewtopic.php?f=13&t=3341#p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