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APM 105/650 vs 高橋 FSQ106N

今天和Willis做了一次室內人工星點測試,瞭解兩鏡在目視及拍攝上的表現差距,某程度上結果是意料之內,但能把兩鏡放在一旁對照測試眼見為實,還是一次值得珍惜的好機會。有興趣者可參考之前的類似測試:
APM、高橋、Skywatcher 小鏡報告:
viewtopic.php?f=22&t=63
viewtopic.php?f=22&t=743
TEC FL160 報告:
viewtopic.php?f=22&t=890
測試工具:
- 高橋 FSQ106N
- APM 105/650 APO 連FLT平場鏡 (Zero power)
- 高橋 Hi Or 2.8mm目鏡
- GEOPTIK 50um RGB 人工星點
- Willis 自製紫光人工星點
測試方法:
- 以30米距離,設立人工星點,以高倍目鏡瞭解兩鏡在RGB光線下的軸上成像表現,因為測試距離為FSQ的焦距57x、APM的焦距46x,非無限遠目標造成的球差已降至很低水平,可初步瞭像差、光軸及色差等表現,而這情況又對較短焦的FSQ較有利
- 測試兩者的色差修正度,即不RGB下的焦距變化
- 以全片幅Canon 5D Mark II測試兩鏡的像場修正度
結果會由Willis正式發表,我只貼圖及列出測試數據。
APM、高橋、Skywatcher 小鏡報告:
viewtopic.php?f=22&t=63
viewtopic.php?f=22&t=743
TEC FL160 報告:
viewtopic.php?f=22&t=890
測試工具:
- 高橋 FSQ106N
- APM 105/650 APO 連FLT平場鏡 (Zero power)
- 高橋 Hi Or 2.8mm目鏡
- GEOPTIK 50um RGB 人工星點
- Willis 自製紫光人工星點
測試方法:
- 以30米距離,設立人工星點,以高倍目鏡瞭解兩鏡在RGB光線下的軸上成像表現,因為測試距離為FSQ的焦距57x、APM的焦距46x,非無限遠目標造成的球差已降至很低水平,可初步瞭像差、光軸及色差等表現,而這情況又對較短焦的FSQ較有利
- 測試兩者的色差修正度,即不RGB下的焦距變化
- 以全片幅Canon 5D Mark II測試兩鏡的像場修正度
結果會由Willis正式發表,我只貼圖及列出測試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