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轉折 - 史上最高Strehl的APM-TMB折射鏡

兩年前我從APM買下一台史上最高Strehl的APM-TMB折射鏡,在個人網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意料之外,該鏡到手後一個月,我便獲邀請接手組建西藏阿里5100海拔,全球最高的天文台之一:
viewtopic.php?f=12&t=538
而我的私人西藏遙控天文台也預計本年11月投入運作,但出於安全考慮西藏不宜放置一台這樣的精品,決定改用另一台105/650,所以手上這台精品,已沒有機會跟我到更好的地點征戰,幾經考慮,已於上週轉手了:
viewtopic.php?f=12&t=1188
這台鏡的命運可謂轉折,從香港到台灣到西藏,兩年來跟我跑到三四千海拔以上不知多少次,到今天又再展開其生命歷程的另一頁,在這特別的日子,試引述我09年的一篇網誌,稍作修改如下,也分享幾張照片:
viewtopic.php?f=17&t=442
viewtopic.php?f=17&t=371#p3428
viewtopic.php?f=23&t=427
----------------------------------------------------------------
2009的網誌
----------------------------------------------------------------
2009年10月份收到APM宣報,TMB 105/650停產的消息,我便不假思索便決定要進一台,考慮有二,
第一:這是APM-TMB鏡中,最小口徑及最短焦距而又可用上TMB 3.5"平場鏡的一台,當現時SBIG STX16803等大面積冷凍CCD開始進入業餘圈子,而Pentax亦宣佈推出645數碼單反,那些12um素像在訊噪及影像層次感讓或許有些驚喜,所以這台鏡未來數年會有更大的發揮機會。實際上TMB當時設計 3.5"平場鏡時,就是要顧及Pentax 6x7相機,成像圈在80mm水平的。
第二:APM負責人Markus Ludes手上有一台私人珍藏的105/650,Strehl 斯太爾率達99.8%的,比Thomas Back先生(TMB)生前私人珍藏的100/ 800 APO的99.7%要高一點,據說Astro Physics的老闆Roland Christen私人的180 f9 EDT則是99.75%:
http://tech.dir.groups.yahoo.com/group/ ... sage/36011
所以我決定把Markus手上的105買下來,並要求換上全新的LWII鏡筒,配用3.5"羽毛調焦,對於個人收藏品及實戰器材,有雙重意義。
不過在此再次強調,這些Strehl數值之爭並無太大實質意義,只是能夠擁有一台可能是史上最高Strehl的APO折射鏡,在茶餘飯後會多個閒聊話題而已,實際上以享負盛名旳Zeiss East Germany APQ 瑩石三片式APO標準來說,Strehl達95 %或以上已屬高級優質望遠鏡,實際光學表現只受制於大氣而成望遠鏡本身。所以,拿到一台Strehl 95%以上的鏡,不如多花時間考慮優化目鏡、觀測環境等因素。
行文至此,不禁慨嘆世事的轉折,Thomas Back先生(TMB)生前為APM設計了這些LZOS及LOMO的APO鏡後,便順理成章地出任美國總代理,Markus每次從LZOS收到一批鏡頭後,都會把最高Strehl的留為個己用,包括現時這台,其餘的就按需求送到不同市場,包括TMB手上那台99.7%。這台105/650,我08年年在Markus家中看過,他還特意介紹 (另外還有全球最大的兩片UHC濾鏡,直接放在Fujinon 25x150雙筒前用),想不到最後落在我的手上。
viewtopic.php?f=13&t=85
我不時收到LZOS造好的APO清單,由105至254的所有型號上百台鏡頭計,能達99%的已經是百中出一。所以,99.8%的確是一個異數。
viewtopic.php?f=12&t=538
而我的私人西藏遙控天文台也預計本年11月投入運作,但出於安全考慮西藏不宜放置一台這樣的精品,決定改用另一台105/650,所以手上這台精品,已沒有機會跟我到更好的地點征戰,幾經考慮,已於上週轉手了:
viewtopic.php?f=12&t=1188
這台鏡的命運可謂轉折,從香港到台灣到西藏,兩年來跟我跑到三四千海拔以上不知多少次,到今天又再展開其生命歷程的另一頁,在這特別的日子,試引述我09年的一篇網誌,稍作修改如下,也分享幾張照片:
viewtopic.php?f=17&t=442
viewtopic.php?f=17&t=371#p3428
viewtopic.php?f=23&t=427
----------------------------------------------------------------
2009的網誌
----------------------------------------------------------------
2009年10月份收到APM宣報,TMB 105/650停產的消息,我便不假思索便決定要進一台,考慮有二,
第一:這是APM-TMB鏡中,最小口徑及最短焦距而又可用上TMB 3.5"平場鏡的一台,當現時SBIG STX16803等大面積冷凍CCD開始進入業餘圈子,而Pentax亦宣佈推出645數碼單反,那些12um素像在訊噪及影像層次感讓或許有些驚喜,所以這台鏡未來數年會有更大的發揮機會。實際上TMB當時設計 3.5"平場鏡時,就是要顧及Pentax 6x7相機,成像圈在80mm水平的。
第二:APM負責人Markus Ludes手上有一台私人珍藏的105/650,Strehl 斯太爾率達99.8%的,比Thomas Back先生(TMB)生前私人珍藏的100/ 800 APO的99.7%要高一點,據說Astro Physics的老闆Roland Christen私人的180 f9 EDT則是99.75%:
http://tech.dir.groups.yahoo.com/group/ ... sage/36011
所以我決定把Markus手上的105買下來,並要求換上全新的LWII鏡筒,配用3.5"羽毛調焦,對於個人收藏品及實戰器材,有雙重意義。
不過在此再次強調,這些Strehl數值之爭並無太大實質意義,只是能夠擁有一台可能是史上最高Strehl的APO折射鏡,在茶餘飯後會多個閒聊話題而已,實際上以享負盛名旳Zeiss East Germany APQ 瑩石三片式APO標準來說,Strehl達95 %或以上已屬高級優質望遠鏡,實際光學表現只受制於大氣而成望遠鏡本身。所以,拿到一台Strehl 95%以上的鏡,不如多花時間考慮優化目鏡、觀測環境等因素。
行文至此,不禁慨嘆世事的轉折,Thomas Back先生(TMB)生前為APM設計了這些LZOS及LOMO的APO鏡後,便順理成章地出任美國總代理,Markus每次從LZOS收到一批鏡頭後,都會把最高Strehl的留為個己用,包括現時這台,其餘的就按需求送到不同市場,包括TMB手上那台99.7%。這台105/650,我08年年在Markus家中看過,他還特意介紹 (另外還有全球最大的兩片UHC濾鏡,直接放在Fujinon 25x150雙筒前用),想不到最後落在我的手上。
viewtopic.php?f=13&t=85
我不時收到LZOS造好的APO清單,由105至254的所有型號上百台鏡頭計,能達99%的已經是百中出一。所以,99.8%的確是一個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