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Nikon Nav-SW 目镜

2天前和一个本地的资深爱好者搭配 AT 90/600 看了下月面, 开始用实验室的 Leica 双目搭配 Leica 目镜看月面,这系列是用在生物研究领域里面,没有感觉出双目的特点。
当天视宁度不好,武汉在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的情况下,空气灰度比较大,月球在地平高度40°-50°左右的时候测试了下 Nav-SW 17.5mm, 10mm, 5mm。 Nav-SW 给我的感觉是体格很大,典型的电子化时代的日系产品,橡胶保护得很好,合上保护盖确实有点“手雷”的操作感,31.7mm接口处金工也很讲究,用起来特点就是 视场特别大且像质很平整,72° 视场,用到5mm去看的时候,120x 边缘成像没有半点含糊,比24.5mm 下的 Tak OR 7mm 好一些,大略能放进去整个月亮,希望之后能测试下深空天体观测的效果。
结论: Nav-SW 下,硬是给 AT 90/600 的观测水准加了2档,如果不是Nav-SW价格比 Type 6 还贵一截,接近优惠期的Ethos,这套目镜是很值得大家考虑的,当然了,如果后期Nikon还能做 2.8mm- 4mm 的高倍目镜,将更是值得期待,希望社长也有机会能测试下看看这款目镜和TMB SuperMonoCentric 5 的表现。
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JBMNYxsq4dfFUt53GJNTA8P3Kgl7myHLOSTEJtIkdckaMiNnCcnjco78
科技向前走,惊喜不断有!Nikon 具备那种气质。
当天视宁度不好,武汉在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的情况下,空气灰度比较大,月球在地平高度40°-50°左右的时候测试了下 Nav-SW 17.5mm, 10mm, 5mm。 Nav-SW 给我的感觉是体格很大,典型的电子化时代的日系产品,橡胶保护得很好,合上保护盖确实有点“手雷”的操作感,31.7mm接口处金工也很讲究,用起来特点就是 视场特别大且像质很平整,72° 视场,用到5mm去看的时候,120x 边缘成像没有半点含糊,比24.5mm 下的 Tak OR 7mm 好一些,大略能放进去整个月亮,希望之后能测试下深空天体观测的效果。
结论: Nav-SW 下,硬是给 AT 90/600 的观测水准加了2档,如果不是Nav-SW价格比 Type 6 还贵一截,接近优惠期的Ethos,这套目镜是很值得大家考虑的,当然了,如果后期Nikon还能做 2.8mm- 4mm 的高倍目镜,将更是值得期待,希望社长也有机会能测试下看看这款目镜和TMB SuperMonoCentric 5 的表现。
http://t0.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JBMNYxsq4dfFUt53GJNTA8P3Kgl7myHLOSTEJtIkdckaMiNnCcnjco78
科技向前走,惊喜不断有!Nikon 具备那种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