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LOMO 80/600 APO 折射鏡 + BORG F4 Super ED reducer 攝星測試

我一向並不迷信攝星折射鏡這三個字,認為頂級目視APO配合適當平場鏡為更具彈性方案,因為可以兼顧目視及深空拍攝要求外,一些特定的攝影工作如太陽、月面及行星,因為拍攝質量追求的是終極目視解像度,所以實際上比軸上解像度妥協了的攝星折射鏡更優秀。
部份同好認為頂級目視APO配合平場鏡後會劣像質,但只要明白目前折射系的攝星鏡,軸上星點只能做到約10至15um大小、像場邊緣25um左右,已經比完美的埃里盤(Airy Disk)大了數倍,那其實已是一種比目視劣化了的像質,那頂級目視APO配合平場鏡後做到相若水平其實並非難事,例如APM-Riccardi平場減焦鏡:
viewtopic.php?f=21&t=611
我一直想物色一台口徑約80mm,輕巧但優質可兼顧目視及拍攝的小鏡,而答案就在身邊:APM-LOMO 80/600 APO 折射鏡。
論光學設計,三片式空氣頭APO鏡可說是指定動作,OK4 Super ED玻璃、LOMO的高精度光學修正,鏡組一般都有Strehl 97%以上,可說是市場上最優秀的80mm口徑目視折射鏡,在天清氣朗的晚上,配合TMB 1.8x ED Barlow及Supermonocentric 4mm目鏡推上270x,觀看月面等高對比度目標,影像仍維持結實,但這鏡郤很少人用來拍深空…..
過去一段時間,我試用這台鏡配合TS2平場鏡以全片幅拍攝深空,發現星點表現十分理想,是銳利至像場邊緣的:
viewtopic.php?f=17&t=302
viewtopic.php?f=17&t=365
個別小片幅拍攝,則乾脆不用平場鏡直接焦點拍攝:
viewtopic.php?f=17&t=366
近來我想整理一下器材,看看能否組合出一套極輕巧,可全面照顧目視、拍攝太陽、特別天象、長焦及短焦深空的組合,於是造了一個連接環,以這台80/600折射鏡配合手上的BORG F4 Super ED reducer測試一下成像表現,結果十分理想,組合規格如下:
口徑:80mm
有效焦距:390
有效光圈:F4.88
因為APM的鏡筒都可以把後截旋下,以便使用雙目裝置,剛好方便這個要求較長後焦點的BORG平場減焦鏡,從照片這個組合很短。
部份同好認為頂級目視APO配合平場鏡後會劣像質,但只要明白目前折射系的攝星鏡,軸上星點只能做到約10至15um大小、像場邊緣25um左右,已經比完美的埃里盤(Airy Disk)大了數倍,那其實已是一種比目視劣化了的像質,那頂級目視APO配合平場鏡後做到相若水平其實並非難事,例如APM-Riccardi平場減焦鏡:
viewtopic.php?f=21&t=611
我一直想物色一台口徑約80mm,輕巧但優質可兼顧目視及拍攝的小鏡,而答案就在身邊:APM-LOMO 80/600 APO 折射鏡。
論光學設計,三片式空氣頭APO鏡可說是指定動作,OK4 Super ED玻璃、LOMO的高精度光學修正,鏡組一般都有Strehl 97%以上,可說是市場上最優秀的80mm口徑目視折射鏡,在天清氣朗的晚上,配合TMB 1.8x ED Barlow及Supermonocentric 4mm目鏡推上270x,觀看月面等高對比度目標,影像仍維持結實,但這鏡郤很少人用來拍深空…..
過去一段時間,我試用這台鏡配合TS2平場鏡以全片幅拍攝深空,發現星點表現十分理想,是銳利至像場邊緣的:
viewtopic.php?f=17&t=302
viewtopic.php?f=17&t=365
個別小片幅拍攝,則乾脆不用平場鏡直接焦點拍攝:
viewtopic.php?f=17&t=366
近來我想整理一下器材,看看能否組合出一套極輕巧,可全面照顧目視、拍攝太陽、特別天象、長焦及短焦深空的組合,於是造了一個連接環,以這台80/600折射鏡配合手上的BORG F4 Super ED reducer測試一下成像表現,結果十分理想,組合規格如下:
口徑:80mm
有效焦距:390
有效光圈:F4.88
因為APM的鏡筒都可以把後截旋下,以便使用雙目裝置,剛好方便這個要求較長後焦點的BORG平場減焦鏡,從照片這個組合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