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Equipment (Visual Accessories) - 各類目鏡、濾鏡等目視光學配件

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文章

社長 » 2010-12-27, 13:41

目標:
昨日為香港一位用戶的APM-TMB 130/780 APO 折射鏡測試TMB-William Optics FLT 平場鏡的攝星表現,特此報告。

背景:
Thomas Back生前為每款APM-TMB折射鏡設計獨立的3.5”平場鏡,以照顧大至6x7片幅的攝星需要,因為每片由光學師以人手研磨,售價昂貴。按德國測試報告,若只用全片幅如Canon 5D Mark II或SBIG STL11000M,實際上有血緣關係的TMB-William Optics FLT平場鏡已足應用並表現優秀,此測試旨在香港環境下作實地驗證,並了解自製可調後焦點接環的表現。

德國測試報告:
viewtopic.php?f=21&t=579

自製平場鏡可調後焦點接環:
viewtopic.php?f=5&t=509

參考圖片:
APM-TMB 130/780為該系列中最大光圈折射鏡 (f/6),為亦1000毫米焦距下最大口徑的一款。望遠鏡縮短遮光罩後僅長620mm,若旋下鏡頭或調焦筒可直接手提上機遠行觀星攝星,避免碰撞。按德國高精度鏡筒設計,此舉不會影響光軸校正。採用最重型3.5”羽毛調焦設計,鏡筒僅重約10公斤,可配合Sky Watcher HEQ5 Pro或EQ5 Pro級數赤道儀作高精度攝星。最下一圖是APM-TMB 105/650、130/780、203/1420三鏡的相對比例。

關於平場鏡接環:
TMB 3.5” 或 FLT平場鏡均為零放大率設計,即配合此鏡後以有效焦距780mm f6光圈拍攝。

本人在香港自製的平場鏡接環,亦提供予有興趣用戶,可設節後焦距(Back Focus)以照顧光路中加入不同光學元件,例如厚度不一的濾鏡、後焦距不一的冷凍相機等,以優化成像表現。例如加入IDAS LPS-PS濾鏡時,便需旋出0.71mm以抵償因光線通過濾鏡後縮短了的行程(Light Path),此接環採用BORG濾鏡盒,可用48mm或更大的52mm濾鏡,M57相機接環的通光徑亦比傳統的T2大,把全片幅拍攝時通常出現的漸暈問題(Vignetting)大幅改善。
附加檔案
R0016178.JPG
R0016178.JPG (84.4 KiB) 被瀏覽 7140 次
IMG_0003_resize.JPG
IMG_0003_resize.JPG (87.13 KiB) 被瀏覽 7140 次
IMG_0006_resize.JPG
IMG_0006_resize.JPG (84.96 KiB) 被瀏覽 7140 次
IMG_0004_resize.JPG
IMG_0004_resize.JPG (94.58 KiB) 被瀏覽 7140 次
IMG_0005_resize.JPG
IMG_0005_resize.JPG (88.41 KiB) 被瀏覽 7140 次
IMG_0002_resize.JPG
IMG_0002_resize.JPG (89.87 KiB) 被瀏覽 7140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文章社長 » 2010-12-27, 13:45

實際攝星表現:

以下為8x90s + 8x20s累計880秒曝光下的M42,拍攝地點為上水近市區,下弦在不遠處,星雲表現力有限,而且昨日忘記清理晶片面灰塵。但照片已可檢視多項成像表現:

1. 沒有處理平場情況下,可見除照片下部單鏡反光鏡本身的反光板檔光外的漸暈表現。三枚玉物鏡後置平場鏡因為貼近焦平面,光路與主攻攝星用的Petzval設計鋪排不一樣,Petzval後面鏡組差不多要跟物鏡大小相若才可保證足夠大的全照明視場,否則在節省成本下採用較細的後組鏡片,以全片幅拍攝時,在像場邊緣已有半級光圈失光,軸外的亮星更會呈現缺角星芒。

所以這台f6的130目視APO配合通光徑達68mm的FLT平場鏡,沒有做平場下的照明度仍可以接受,星點亦是呈正圓狀沒有不雅觀缺角星芒。而本人採用的TMB 3.5"平場鏡,直至現時在Astrocafe上發表的照片都沒有拍平場的。
viewtopic.php?f=23&t=427
附加檔案
90sec 20sec ISO1600_resize.jpg
90sec 20sec ISO1600_resize.jpg (86.62 KiB) 被瀏覽 7138 次
3.JPG
3.JPG (82.98 KiB) 被瀏覽 7138 次
2.JPG
2.JPG (101.03 KiB) 被瀏覽 7138 次
1.JPG
1.JPG (53.33 KiB) 被瀏覽 7138 次
最後由 社長 於 2010-12-27, 17:0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文章社長 » 2010-12-27, 13:46

檢視照片解像力:

為免摻雜後期處理、追蹤等因素,以單張曝光20秒,沒加濾鏡的M42作檢視。結果如下:

縮小全圖,留意M42右側(即南方)兩顆角距9角秒的恆星,亦是我一般用來檢定深空天體解像度的基準星。以數百毫米焦距的影像比例來說,若拍攝時視寧度不好、調焦不準、追蹤不夠精確,都不能夠分解這兩顆星的。以昨晚的情況來說,其實視寧度很一般,加上拍攝地點為上水近火車站,但可初步檢定光學成像及機械結構準直度等。初步看兩星可以完全分解,若天氣良好情況下,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然後是以100%出圖檢視星點銳利度,5D Mark II相機是用6.4um像素的,已接近F6光圈及折射光學系的5um樽頸,在這取樣度下,星點呈正規圓點,若縮少至71%出圖,即模擬使用SBIG STL11000M的9um像素較低取樣度,星點更銳利。出圖比例是很多人比較照片或分析攝星鏡時的誤區,以為兩幅照片均以100%出圖便可比較星點銳利度,實際上以同焦距計,應以最本質的解像度作比較,即把天體放至同樣大小下檢視兩者的銳利度或分解雙星的能力。
附加檔案
Centre 9um pixel.JPG
Centre 9um pixel.JPG (31.98 KiB) 被瀏覽 7138 次
Centre 6.4um.JPG
Centre 6.4um.JPG (46.47 KiB) 被瀏覽 7138 次
9 arcsec separation.JPG
9 arcsec separation.JPG (61.74 KiB) 被瀏覽 7138 次
Resized.JPG
Resized.JPG (49.59 KiB) 被瀏覽 7138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文章社長 » 2010-12-27, 13:48

檢視照片平場度:

三枚玉空氣頭比三片一組合成的物鏡有更大的設計自由度,亦是頂級目視APO的重要元素,但仍存在對目視無甚影響,但郤不利攝影的場曲問題。在優秀的色差修正下,配合適當的平場鏡,便可進行優質攝影,所以並無必要分要目視鏡或攝星鏡。當然Dr Massimo Riccardi亦已為APM設計好採用7片鏡組的攝星目視鏡,即像場平坦之餘全光波段達至繞射極限: viewtopic.php?f=13&t=92

把上圖中央及四角裁切600x400像素及100%出圖,可見像場平均,星點解像度一緻,沒有可見色差或明顯像差。

結論:

從照片像質的解像度及照明平場度可見這台APM-TMB 130/780折射鏡的攝星水平,加上堅固穏定的3.5”羽毛調焦座,可以配上原厰電子調焦,以及德國Kruppax物料CNC鏡筒(比鋁及碳纖物料更能抵消高膨脹系數的ED玻璃的溫度焦距差),這就是一台優質攝星鏡的基本原素。亦是本人一向所強調的,頂級目視APO配合匹配的平場鏡就是最好的方案,除了像質優秀,並無一些攝星折射鏡常見的漸暈、像差或缺角星芒問題,所以後者其實並無特別優勢。而且頂級目視APO本身就代表了光軸校正度極高,而APM所提供的平場鏡更提供三組推拉縲絲,為相機焦平面不準直的用戶多一道防線作修正。相對於不少攝星鏡所用的Petzval設計,因為鏡組本身分離很遠,校正要求極高,很容易出現光軸問題,若遇上像場四角星點出現不對稱像差,因為鏡組全部內置,用戶便不可能自行解決,這點在購買二手攝星鏡時更要特別留意,檢視該鏡在全片幅下的成像。

正如Astrophysics 折射鏡開發人Roland Christen 早年說,一台5” APO折射鏡的目視性能是勝於C8的,我相信無論是高倍行星月面的目視,或大視場深空,很多人都會較欣賞130級的APO折射鏡,加上其本身的拍深空的性能,對不少天文愛好者而言,的確是可以一鏡走天涯的,又或者個別情況下,多花數千元備一台300級杜普森牛反便可以。而三個月後推出的0.75x Super ED平場減焦鏡,會把這台鏡推至585mm f4.5光圈,化身為更強悍的攝星鏡,目視拍攝皆宜:

viewtopic.php?f=21&t=611
附加檔案
Lower Right.JPG
Lower Right.JPG (42.21 KiB) 被瀏覽 7137 次
Lower Left.JPG
Lower Left.JPG (40.39 KiB) 被瀏覽 7137 次
Upper Right.JPG
Upper Right.JPG (42.97 KiB) 被瀏覽 7137 次
Upper Left.JPG
Upper Left.JPG (41.32 KiB) 被瀏覽 7137 次
Centre.JPG
Centre.JPG (46.47 KiB) 被瀏覽 7137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APM-TMB 130/780 攝星測試報告 - FLT 平場鏡

文章Lewis » 2011-01-04, 22:40

:shock:
頭像
Lewis
 
文章: 380
註冊時間: 2010-02-03, 07:52


回到 儀器 - 目視光學配件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