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长方兄及各位同好汇报356MM牛反制做进度!

首先感谢方兄,因为自打从方兄处购得EQ5 PRO (后升级成NEQ6 PRO)赤道仪后,便又重新燃起了熄灭多年的制镜激情!经过一年来的煎熬、历经计划-改稿-计划-再改稿-丢图纸-重头再来-找原料-求人加工-干脆自已上手---------唉,一番艰苦奋斗后,这几天终于有所结果了。在些谨向大家汇报,并请大家指正。前几日我在其他论坛也发了部分内容,但都是一些部件的小进度,昨日我已将镜身大体总装,总体模样也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也头一次见到它的尊容,所以今日在方兄的坛子上一并汇报!!正文在下:
简介如下:
一、源起:真正的源起,是因为对多年来制镜经历的一个延续。也是人过而立30之后不想放弃年轻时的激情而做的一番冲动。自80年代时,用老花镜做镜,后,为寻彗而做150折射(时与陈栋华老师、周兴明老师、张国新老师等为、组国内“新天体发现通信网络”而起)、后而做226牛反。少年而起的爱好,时至今日,发现一定要“与时俱进”。数码时代的到来,也为普通爱好者拓展了发挥的空间。原来儿时看到的“天文台级”照相画面已经不再是“国家级”的专利,科技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所以,直白地说,在现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不由地又开始继续“儿时的梦想”-------------
二、感谢:说句实话(后面还有更多实话,有助同好们借鉴),此次制镜颇多障碍与困难,一是,多年来,加工技术更新,业余天文可应用 的技术也在不断拥现,我甚至无暇,。所以在此次制镜过程中我请教了许多人士,既有老前辈,也有年轻的精英。在这过程中我诚恳地说一句,“孔子曰:三人行心有我师焉”,旁话不表,在此感谢为我制镜所助之同好:不与排名,想到即列表于下,没有论到后期再表!:在此衷心感谢 :!!天文家园:方兄!洪流兄(兄:借签设计方案)!STAR兄!风中一毛兄!东可达王新伟-王总!天之文:-湖州兄!FENG1734兄!WAH兄!香港天文论坛:WONG SIR、蔡sir!我身边的各位:文广兄!周小熊兄!朱长征!王润田!青少年宫殷惠民馆长!白石老师!还有为我加工部件的何铁梅大姐、白勇师傅、李师傅、左师傅------等等等等----。助我者众,未述及者,亦在心头。
二、心历:怎2009年五一始,心始。后因工作十分繁忙,后又因赴武汉直播日食等等,而使得本市同好见面便曰:“还是在纸上谈兵??”。的确,纸上谈兵为第一步,为了是有一套合理的图纸,我的图纸先后改易4遍,也在论坛上发贴痛陈过“因求人加工部件,而喝酒过多丢失图纸的经历”。加工过程十分坎坷。原来不晓,一做便知,往往加工一个部件加工方便开口一千元左右,可如果不找好友帮忙加工,此镜部件下来不得大几千元??(反正我铝合金料钱便已千余元)。行情:行介的加工费为料钱的5-6倍,说明是个人加工者可减至3倍!
三、设计:多话不谈,我设计的衷心就是有两个目的:
1、通过研制,而经过实践,“以身试法”以检测试制一台“能够上NEQ6 PRO赤道仪的”,最大口径的自制望远镜。
2、目视是我们的常规用法与手段,但当今环境发展,不能仅限于此。我们还想摄影、深空、甚至触及研究,我制此镜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但为一试!
3、所以,我想让此镜上赤道仪,我想试验。为此我配置国内可买到的最高(应该是)载重量的信达NEQ6 PRO 赤道仪做为“下体”,再高载重的赤道仪,那就得是4-5万元的,或者是“派拉蒙”了。
4、东可达356MM镜缓步重约10KG,NEQ6 PRO 载才18.5KG,我怎能控制镜筒在8.5KG????只有:
------------(1 、加延长杆去掉一个配重(此时镜筒可实现23.6KG),
------------(2、用航空铝(6061等铝合金)、碳纤维等以减重量。
------------(3、桁架结构。
四、耗资:当前制镜(主镜组+镜身制做+调焦系统+目镜+小配件)耗资已几千元,不算赤道仪、相机、滤镜等。
五、现状:已大致总装,后几天会收到一些部件。后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最后氧化做黑,或者喷漆。
七、以下图片中各位加工的师傅,并非本人,本人原形,等镜成后会给大家一个交待,哈。
以上,言语不清之处,请大家回贴交流,谢谢!
图片如下:
简介如下:
一、源起:真正的源起,是因为对多年来制镜经历的一个延续。也是人过而立30之后不想放弃年轻时的激情而做的一番冲动。自80年代时,用老花镜做镜,后,为寻彗而做150折射(时与陈栋华老师、周兴明老师、张国新老师等为、组国内“新天体发现通信网络”而起)、后而做226牛反。少年而起的爱好,时至今日,发现一定要“与时俱进”。数码时代的到来,也为普通爱好者拓展了发挥的空间。原来儿时看到的“天文台级”照相画面已经不再是“国家级”的专利,科技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所以,直白地说,在现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不由地又开始继续“儿时的梦想”-------------
二、感谢:说句实话(后面还有更多实话,有助同好们借鉴),此次制镜颇多障碍与困难,一是,多年来,加工技术更新,业余天文可应用 的技术也在不断拥现,我甚至无暇,。所以在此次制镜过程中我请教了许多人士,既有老前辈,也有年轻的精英。在这过程中我诚恳地说一句,“孔子曰:三人行心有我师焉”,旁话不表,在此感谢为我制镜所助之同好:不与排名,想到即列表于下,没有论到后期再表!:在此衷心感谢 :!!天文家园:方兄!洪流兄(兄:借签设计方案)!STAR兄!风中一毛兄!东可达王新伟-王总!天之文:-湖州兄!FENG1734兄!WAH兄!香港天文论坛:WONG SIR、蔡sir!我身边的各位:文广兄!周小熊兄!朱长征!王润田!青少年宫殷惠民馆长!白石老师!还有为我加工部件的何铁梅大姐、白勇师傅、李师傅、左师傅------等等等等----。助我者众,未述及者,亦在心头。
二、心历:怎2009年五一始,心始。后因工作十分繁忙,后又因赴武汉直播日食等等,而使得本市同好见面便曰:“还是在纸上谈兵??”。的确,纸上谈兵为第一步,为了是有一套合理的图纸,我的图纸先后改易4遍,也在论坛上发贴痛陈过“因求人加工部件,而喝酒过多丢失图纸的经历”。加工过程十分坎坷。原来不晓,一做便知,往往加工一个部件加工方便开口一千元左右,可如果不找好友帮忙加工,此镜部件下来不得大几千元??(反正我铝合金料钱便已千余元)。行情:行介的加工费为料钱的5-6倍,说明是个人加工者可减至3倍!
三、设计:多话不谈,我设计的衷心就是有两个目的:
1、通过研制,而经过实践,“以身试法”以检测试制一台“能够上NEQ6 PRO赤道仪的”,最大口径的自制望远镜。
2、目视是我们的常规用法与手段,但当今环境发展,不能仅限于此。我们还想摄影、深空、甚至触及研究,我制此镜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但为一试!
3、所以,我想让此镜上赤道仪,我想试验。为此我配置国内可买到的最高(应该是)载重量的信达NEQ6 PRO 赤道仪做为“下体”,再高载重的赤道仪,那就得是4-5万元的,或者是“派拉蒙”了。
4、东可达356MM镜缓步重约10KG,NEQ6 PRO 载才18.5KG,我怎能控制镜筒在8.5KG????只有:
------------(1 、加延长杆去掉一个配重(此时镜筒可实现23.6KG),
------------(2、用航空铝(6061等铝合金)、碳纤维等以减重量。
------------(3、桁架结构。
四、耗资:当前制镜(主镜组+镜身制做+调焦系统+目镜+小配件)耗资已几千元,不算赤道仪、相机、滤镜等。
五、现状:已大致总装,后几天会收到一些部件。后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最后氧化做黑,或者喷漆。
七、以下图片中各位加工的师傅,并非本人,本人原形,等镜成后会给大家一个交待,哈。
以上,言语不清之处,请大家回贴交流,谢谢!
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