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Lunt LS100T太陽望遠鏡

LS100T望遠鏡的口徑為100mm,內置濾鏡的口徑為50mm。除LS152F外,這是Lunt最大口徑的無遮擋H-alpha太陽系統。
LS100T體積明顯比較一般100mm折射鏡細小,重量只有約5kg,不需重型赤道儀,因此使用時很方便。相比同口徑的LS100F外置濾鏡,則要接駁體積和重量較大的折射鏡才能使用。如果每次觀察都要重新裝起器材,LS100T遠較LS100F方便。
簡單來說,這些望遠鏡的主鏡和一塊普通凸透鏡沒有分別,沒有減光的功能。光經過這鏡後開始會聚,如果會聚一段距離後才放濾鏡,則濾鏡的面積可以較小,成本較低,使你可以用較低的價錢購買一支口徑較大的太陽鏡。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理論上這類產品的影像均勻度會較差,Sweet Spot也會較小。LS60T在這方面的問題不明顯,LS100T的表現又會如何?
全新氣壓調頻技術
把太陽放在視場中間後,便可以開始調頻。LS100T的一個特點是全球首個運用氣壓進行調頻的H-alpha產品,氣壓可改變濾鏡內氣體的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從而調節通過濾鏡的波長,達致調頻的目的。
使用時,我們要把用來調頻的黑色螺旋鈕旋出來,讓濾鏡內的氣壓和觀察地點的氣壓變成一樣。之後,便再旋上這個螺旋鈕,然後一邊調校一邊觀察影像的改變。開始時,整個太陽只是一個表面毫無細節的橙色圓形,漸漸地太陽的一端開始出現一些毛絨絨般的細節,而這個精彩的區域會慢慢向整個太陽擴散。
這個調頻裝置位置接近觀察者,方便使用,而且容許很好的微調。
目視效果
調頻後便可以開始正式觀察。低倍時(約30x),影像實在太光,令眼睛不太容易分辨一些較隱約的細節。高倍時 (60x),光度較適合,太陽呈現出立體感,細節豐富,一個從未看過H-alpha影像的人都能看到表面充滿毛絨絨般的細節。我估計這個濾鏡的頻寬達0.7A,甚至低少許。
這鏡的解像力明顯比其他較小型的濾鏡高 (特別是60mm或以下口徑的產品),萬千尖銳的針狀物和太陽黑子周圍的豐富細節等都令人印象難忘。
我嘗試仔細地調頻,測試整個太陽表面的反差是否均勻,發現不是如此理想:
1. 調至最佳的情況下,太陽兩端的反差仍輕微比中央部份低。即是說,這鏡的Sweet Spot比太陽細少許,而不是比太陽大。
2. 如果赤道儀追蹤不準,太陽移離視場中央,則反差會快速變差。
3. 如果把太陽放在視場中央,則邊緣的日珥一定不是在中央部份,而是在Sweet Spot以外。我曾試過透過LS35F看到一個日珥,之後用LS100T竟然看不見,要把日珥放回視場中央部份才可看到。
對焦方面,LS100T的調焦座為Starlight Instruments的羽毛調焦 (Feather Touch Focuser),容許很準確的對焦,對攝影的幫助更為明顯。
拍攝表現
拍攝方面,大口徑的集光力强,這個焦距為800mm的鏡,如果加入2.5x增焦鏡拍攝表面細節,曝光時間仍可保持在1/100s左右 (當然,這數字也取決於相機的增益設定。)。在高倍的情況下,影像的不均勻並不明顯。相反,如果不加入任何增焦鏡進行低倍拍攝,由於影像均勻度不太高,難以製作拼圖,單張出圖則沒有問題。
由於LS100T焦距頗大,一般增焦鏡最低倍數為2x,如果視寧度不佳,倍數實在過高。市場上提供低倍增焦鏡的供應商非常有限,我使用Siebert Optics的1.5x和1.75x增焦鏡,使拍攝時能按視寧度和目標大小選擇更佳的拍攝倍數。http://www.siebertoptics.com/SiebertOptics-barlows.html
現在,我通常使用LS100T拍攝高倍相片,低倍太陽拼圖則使用LS75F接駁APM 80mm口徑折射鏡 (焦距=480mm) 和DMK41相機。
總結
LS100T是一個在光學上明顯有所妥協的大口徑太陽望遠鏡,但是作為一個主要用於目視或高倍太陽的拍攝工具,則表現出色。
優點:
1. 高倍特寫表現佳。
2. 目視表現佳,解像度高,影像反差理想。
3. 氣壓調頻方便使用,可作精細微調。
4. 體積和重量不太大,輕便方便。
5. 價錢合理。
缺點:
1. 如果不把太陽放在中間,細節會明顯減少。
2. 要準確調頻,才能使整個太陽細節豐富。
3. 影像光度和反差不均勻,雖然目視不明顯,但拍攝可見,難以製作低倍拼圖。
4. 低倍時,影像頗光,目視時細節較不明顯。
LS100T體積明顯比較一般100mm折射鏡細小,重量只有約5kg,不需重型赤道儀,因此使用時很方便。相比同口徑的LS100F外置濾鏡,則要接駁體積和重量較大的折射鏡才能使用。如果每次觀察都要重新裝起器材,LS100T遠較LS100F方便。
簡單來說,這些望遠鏡的主鏡和一塊普通凸透鏡沒有分別,沒有減光的功能。光經過這鏡後開始會聚,如果會聚一段距離後才放濾鏡,則濾鏡的面積可以較小,成本較低,使你可以用較低的價錢購買一支口徑較大的太陽鏡。
當然,一分錢一分貨,理論上這類產品的影像均勻度會較差,Sweet Spot也會較小。LS60T在這方面的問題不明顯,LS100T的表現又會如何?
全新氣壓調頻技術
把太陽放在視場中間後,便可以開始調頻。LS100T的一個特點是全球首個運用氣壓進行調頻的H-alpha產品,氣壓可改變濾鏡內氣體的折射率 (refractive index),從而調節通過濾鏡的波長,達致調頻的目的。
使用時,我們要把用來調頻的黑色螺旋鈕旋出來,讓濾鏡內的氣壓和觀察地點的氣壓變成一樣。之後,便再旋上這個螺旋鈕,然後一邊調校一邊觀察影像的改變。開始時,整個太陽只是一個表面毫無細節的橙色圓形,漸漸地太陽的一端開始出現一些毛絨絨般的細節,而這個精彩的區域會慢慢向整個太陽擴散。
這個調頻裝置位置接近觀察者,方便使用,而且容許很好的微調。
目視效果
調頻後便可以開始正式觀察。低倍時(約30x),影像實在太光,令眼睛不太容易分辨一些較隱約的細節。高倍時 (60x),光度較適合,太陽呈現出立體感,細節豐富,一個從未看過H-alpha影像的人都能看到表面充滿毛絨絨般的細節。我估計這個濾鏡的頻寬達0.7A,甚至低少許。
這鏡的解像力明顯比其他較小型的濾鏡高 (特別是60mm或以下口徑的產品),萬千尖銳的針狀物和太陽黑子周圍的豐富細節等都令人印象難忘。
我嘗試仔細地調頻,測試整個太陽表面的反差是否均勻,發現不是如此理想:
1. 調至最佳的情況下,太陽兩端的反差仍輕微比中央部份低。即是說,這鏡的Sweet Spot比太陽細少許,而不是比太陽大。
2. 如果赤道儀追蹤不準,太陽移離視場中央,則反差會快速變差。
3. 如果把太陽放在視場中央,則邊緣的日珥一定不是在中央部份,而是在Sweet Spot以外。我曾試過透過LS35F看到一個日珥,之後用LS100T竟然看不見,要把日珥放回視場中央部份才可看到。
對焦方面,LS100T的調焦座為Starlight Instruments的羽毛調焦 (Feather Touch Focuser),容許很準確的對焦,對攝影的幫助更為明顯。
拍攝表現
拍攝方面,大口徑的集光力强,這個焦距為800mm的鏡,如果加入2.5x增焦鏡拍攝表面細節,曝光時間仍可保持在1/100s左右 (當然,這數字也取決於相機的增益設定。)。在高倍的情況下,影像的不均勻並不明顯。相反,如果不加入任何增焦鏡進行低倍拍攝,由於影像均勻度不太高,難以製作拼圖,單張出圖則沒有問題。
由於LS100T焦距頗大,一般增焦鏡最低倍數為2x,如果視寧度不佳,倍數實在過高。市場上提供低倍增焦鏡的供應商非常有限,我使用Siebert Optics的1.5x和1.75x增焦鏡,使拍攝時能按視寧度和目標大小選擇更佳的拍攝倍數。http://www.siebertoptics.com/SiebertOptics-barlows.html
現在,我通常使用LS100T拍攝高倍相片,低倍太陽拼圖則使用LS75F接駁APM 80mm口徑折射鏡 (焦距=480mm) 和DMK41相機。
總結
LS100T是一個在光學上明顯有所妥協的大口徑太陽望遠鏡,但是作為一個主要用於目視或高倍太陽的拍攝工具,則表現出色。
優點:
1. 高倍特寫表現佳。
2. 目視表現佳,解像度高,影像反差理想。
3. 氣壓調頻方便使用,可作精細微調。
4. 體積和重量不太大,輕便方便。
5. 價錢合理。
缺點:
1. 如果不把太陽放在中間,細節會明顯減少。
2. 要準確調頻,才能使整個太陽細節豐富。
3. 影像光度和反差不均勻,雖然目視不明顯,但拍攝可見,難以製作低倍拼圖。
4. 低倍時,影像頗光,目視時細節較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