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Observing (Photographic Techniques) - 各類前期拍攝、後期處理技巧的參考文章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

SkyDragon » 2015-11-08, 16:55

用200/1278mm鏡(1800加0.71X減焦)拍星一直是我的成功極限,因為總在拍摄不減焦的1800mm焦距時遇到導星方面的問题,而決心找出原因,一直以來超過三分鐘曝光都小許拉綫,又不想作離軸導星,於是把原来的50/175(ST-i)導星鏡換成80/400(ST-i)來试试;也動手調整了AZEQ6兩軸的虛位(backlash)。先試了三分鐘單張。

viewtopic.php?f=23&t=4168

之後在家再试拍的單張五分鐘曝光,導星似乎問题是解决了,今天终於有时間處理和疊合。
-兩天體共三十多張五分鐘也順利。
-導星調焦刻意"鬆大"點,以便ST-i的稍大像素作centroid detection的運算。
-另外也特別注意對焦鈕旋轉每刻度30micron的前後試拍,以檢視焦準,從而大約"感覺"一下這200/1800鏡調焦的寬容度。
image.jpg
image.jpg (102.35 KiB) 被瀏覽 18824 次

image.jpg
image.jpg (76.65 KiB) 被瀏覽 18824 次


NGC253 5min X 17(照片寫錯是7張):
遲了開始拍,以至沒完全用盡陽台本身容許兩小時曝光,拍攝時外出吃宵夜,回來時相機已在拍攝陽台的天花板,所以只有17張。
image.jpg
image.jpg (100.22 KiB) 被瀏覽 18824 次

image.jpg
image.jpg (103.32 KiB) 被瀏覽 18824 次


M27 5min X 14:
仰角低、也接近遠處樓群的光害天區,只能拍14張。

三等星可見,SQ VALUE 約17等,視寧度估計4角秒。
VC200L@1800mm
Nikon D810 4.8micron
BackyardNIKON
PHD2 80/400導星鏡 ST-i
後期PixInsight, Lightroom
Flats, Darks, Bias

訊噪並𣎴太理想,本來想要拍多個晚上以増加張數,但又怕麻煩所以作罷了。
附加檔案
image.jpg
image.jpg (138.86 KiB) 被瀏覽 18856 次
image.jpg
image.jpg (272.12 KiB) 被瀏覽 18856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社長 » 2015-11-09, 12:04

恭喜 :)

取樣度0.55",比我在西藏的0.97"高出一大截。

不過我稍後若改用小像素相機,也可提升解像度,但開始要處理圓頂內的熱平衡問題了。

之前Dr. Alan Holmes即SBIG的CEO寫過一篇導星技術文章,很值得參考的,用9x50尋星鏡,改成350mm導星鏡配STi是很有效的,不過不用離軸導星鏡,我看15-20分鐘為限,超過的話,不同步變型還是會出現,因為我在西藏已領教過了。

當然若用上Direct Drive地平式台架,例如我為紫金山天文台造的兩台800口徑望遠鏡,加上極強的指向模型,最新以M33測試,盲跟(不導星)90分鐘曝光,RMS誤差是0.55" 8-)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SkyDragon » 2015-11-13, 09:30

社長寫:
取樣度0.55",比我在西藏的0.97"高出一大截。
不過我稍後若改用小像素相機,也可提升解像度,但開始要處理圓頂內的熱平衡問題了。

0.6"的取様度我是有點貪心,實驗性多過實用性,一般我會減焦至1278mm取樣度0.8,靠近視寧度3"的三分之一左右比較合適,社長是否同意?
那一直想試的1800mm0.6"一來是心癮,二來是希望技術上先做到,日後到合適的攝星環境時可以使用。至於現有的陽台,四周有高速公路,本身混凝土建築物,鄰近的熱氣流上升等等,0.6"取様度實際上沒什麼意義了。

社長寫:
之前Dr. Alan Holmes即SBIG的CEO寫過一篇導星技術文章,很值得參考的,用9x50尋星鏡,改成350mm導星鏡配STi是很有效的

改成350 f7 在市中心光害環境找尋導星可能有點難度,找到也許訊噪比不夠,在郊區使用則很有效、也輕便。
在市區,400 f5則比較鬆容。

社長寫:
不過不用離軸導星鏡,我看15-20分鐘為限,超過的話,不同步變型還是會出現,因為我在西藏已領教過了。

謝謝這個說明,離軸導星減省了很多其他問題,日後環境合適時會採用。現在我看五分鐘ISO3200己達天空極限(sky fog level),也許十分鐘ISO1600會試試有沒有問題。再長的曝光可能不會用上了。

社長寫:例如我為紫金山天文台造的兩台800口徑望遠鏡,加上極強的指向模型,最新以M33測試,盲跟(不導星)90分鐘曝光,RMS誤差是0.55"

很強勁!
我知道很多人未必同意我一個說法,事情在於本身先於器材,懂得的人拿樹枝也许比不懂的那利劍。
你的西藏天文台等等裝備,在我们一般愛好者眼中當然是神兵利器,但我換個角度,可能對你的技术程度來说還是樹枝,因为猜想若把紫金山的裝備給你也能充分發揮。

你也提及那普消76用到上了大学還在用,當時以你的技术程度也能操作天文台了。

所以我只是看到,即使在你而言,還仍然是個人能力凌架於器材之上,相信這點「認知」對尤其入門的愛好者是種啓發如何走正路。這個事情其实也不只是限於天文,更多在其他地方如攝影、駕駛,甚至工事上(神一般的對手,卻猪一样的團隊往往擁有公司提供過剩的資源),也有人會向公司說這個不妥當那個不妥當,但明顯樽頸位在那些人的手腦眼上,即時換個別人來做同樣的事便什麼也頓時妥當了。眼看太多人是把技术和器材的本末倒置。興趣事上養成了壞習慣,於是工事上也不先要求自己。

社長是否同意? ;)
最後由 SkyDragon 於 2015-11-14, 18:4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社長 » 2015-11-13, 13:34

SkyDragon 寫:
社長寫:
取樣度0.55",比我在西藏的0.97"高出一大截。
不過我稍後若改用小像素相機,也可提升解像度,但開始要處理圓頂內的熱平衡問題了。

0.6"的取様度我是有點貪心,實驗性多過實用性,一般我會減焦至1278mm取樣度0.8,靠近視寧度3"的三分之一左右比較合適,社長是否同意?


這點我也要摸索一下。

但當時選50公分反射鏡時已有準備,目前用16803是1.1x1.1度像場,取樣度是每像素0.97"。若換上Sony 834或On 8300,便可做高解像度拍攝。始終換相機比換鏡容易,而且50公分鏡也大致上到頭了。

當然我不介意有一台樓上提到的800口徑 f2.2,焦距1800,很不錯。 :mrgreen: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社長 » 2015-11-13, 13:53

SkyDragon 寫:
社長寫:例如我為紫金山天文台造的兩台800口徑望遠鏡,加上極強的指向模型,最新以M33測試,盲跟(不導星)90分鐘曝光,RMS誤差是0.55"

很強勁!
我知道很多人未必同意我一個說法,事情在於本身先於器材,懂得的人拿樹枝也许比不懂的那利劍。
你的西藏天文台等等裝備,在我们一般愛好者眼中當然是神兵利器,但我換個角度,可能對你的技术程度來说還是樹枝,因为猜想若把紫金山的裝備給你也能充分發揮。


我在這帖的最後一句道出了立場:
viewtopic.php?f=12&t=1188&start=500#p29324

簡單說,我寧可擁有西藏天文台而被人家批評沒如何發揮,而非拿著一台小鏡通山跑,然後告訴人家如何厲害。

SkyDragon 寫:你也提及那普消76用到上了大学還在用,當時以你的技术程度也能操作天文台了。


我就是入大學的首4個月做了兩件事,那年17歲吧,

1. 成功獲新亞書院撥款及完成重建了荒廢多年的天文台 (那天文台中大於96年轉贈給我,即現在的白鷺湖天文台)

2. 出任中大天文學會會長,我忘了是第17或18屆

那4年間,甚至畢業後我仍有用那76普消的,實際上到2003年火星最接近地球那數小時,我仍把Mono目鏡放在白鷺湖天文台那30公分反射及那76普消上反覆觀看,但之後因為從德國帶回一台APM-LOMO 80/480,又有SkyWatcher Pro ED80,坦白說很難再認真拿那鏡出來用了。

SkyDragon 寫:很強勁!

所以我只是看到,即使在你而言,還仍然是個人能力凌架於器材之上,相信這點「認知」對尤其入門的愛好者是種啓發如何走正路。這個事情其实也不只是限於天文,更多在其他地方如攝影、駕使,甚至工事上(神一般的對手,卻猪一样的團隊往往擁有公司提供過剩的資源),也有人會向公司說這個不妥當那個不妥當,但明顯樽頸位在那些人的手腦眼上,即時換個別人來做同樣的事便什麼也頓時妥當了。眼看太多人是把技术和器材的本末倒置。興趣事上養成了壞習慣,於是工事上也不先要求自己。

社長是否同意? ;)


以我所見,我為他建了西藏天文台的朋友,我為他組裝了304APO的朋友,又或者家居天文台用254APO的朋友,內心都是比較平和的。沒聽過他們會羨慕那些用小鏡又喜歡批評人家的愛好者,但反過來後者骨子裡其是更多是出於妒忌。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SkyDragon » 2015-11-13, 15:42

SkyDragon 寫:
很強勁!

所以我只是看到,即使在你而言,還仍然是個人能力凌架於器材之上,相信這點「認知」對尤其入門的愛好者是種啓發如何走正路。這個事情其实也不只是限於天文,更多在其他地方如攝影、駕使,甚至工事上(神一般的對手,卻猪一样的團隊往往擁有公司提供過剩的資源),也有人會向公司說這個不妥當那個不妥當,但明顯樽頸位在那些人的手腦眼上,即時換個別人來做同樣的事便什麼也頓時妥當了。眼看太多人是把技术和器材的本末倒置。興趣事上養成了壞習慣,於是工事上也不先要求自己。

社長是否同意?

社長寫:
以我所見,我為他建了西藏天文台的朋友,我為他組裝了304APO的朋友,又或者家居天文台用254APO的朋友,內心都是比較平和的。沒聽過他們會羨慕那些用小鏡又喜歡批評人家的愛好者,但反過來後者骨子裡其是更多是出於妒忌。


我說的是討論:
《能力vs工具,對事情的影響》

你把討論以「摡念轉移」成為了:
《大鏡用戶vs小鏡用戶,其個性的比較》

除了有以遍蓋全之嫌,
也有作出典型化(stereotyping)的問題,
還不經意地給這兩類人的額上貼上了貼紙(labeling people)。
若我就你的方向去無論說什麼,是難免傷害兩類使用者的情感,論事論想法,我不想以物論人。
唯一可以説例子,我是某車會的會員,會員間以我所見,也不是沒有超級跑車的車主會對那些街外日本小跑車說話甚有態度的。
所以相信任何興趣群組也會有類似現象,高端用戶未必一定是心平氣和。

我還是希望藉著「能力」和「器材」兩種不同的追求,向大家拋磗引玉。畢竟是任何興趣中很普遍的取向,與談論高低端用戶的平和或是心魔,是截然不同的事。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社長 » 2015-11-13, 16:23

SkyDragon 寫:
SkyDragon 寫:
很強勁!

所以我只是看到,即使在你而言,還仍然是個人能力凌架於器材之上,相信這點「認知」對尤其入門的愛好者是種啓發如何走正路。這個事情其实也不只是限於天文,更多在其他地方如攝影、駕使,甚至工事上(神一般的對手,卻猪一样的團隊往往擁有公司提供過剩的資源),也有人會向公司說這個不妥當那個不妥當,但明顯樽頸位在那些人的手腦眼上,即時換個別人來做同樣的事便什麼也頓時妥當了。眼看太多人是把技术和器材的本末倒置。興趣事上養成了壞習慣,於是工事上也不先要求自己。

社長是否同意?

社長寫:
以我所見,我為他建了西藏天文台的朋友,我為他組裝了304APO的朋友,又或者家居天文台用254APO的朋友,內心都是比較平和的。沒聽過他們會羨慕那些用小鏡又喜歡批評人家的愛好者,但反過來後者骨子裡其是更多是出於妒忌。


我說的是討論:
《能力vs工具,對事情的影響》

你把討論以「摡念轉移」成為了:
《大鏡用戶vs小鏡用戶,其個性的比較》

除了有以遍蓋全之嫌,
也有作出典型化(stereotyping)的問題,
還不經意地給這兩類人的額上貼上了貼紙(labeling people)。
若我就你的方向去無論說什麼,是難免傷害兩類使用者的情感,論事論想法,我不想以物論人。
唯一可以説例子,我是某車會的會員,會員間以我所見,也不是沒有超級跑車的車主會對那些街外日本小跑車說話甚有態度的。
所以相信任何興趣群組也會有類似現象,高端用戶未必一定是心平氣和。

我還是希望藉著「能力」和「器材」兩種不同的追求,向大家拋磗引玉。畢竟是任何興趣中很普遍的取向,與談論高低端用戶的平和或是心魔,是截然不同的事。



你簡化了我樓上的分類? 遺漏了一個很重要用詞 "喜歡批評"。

我的分類是 "大鏡用戶" vs "用小鏡又喜歡批評人家的愛好者"

並不是你說的 "大鏡用戶" vs "小鏡用戶"

舉個例子,很多時批評 "西藏整天下雨不宜建天文台"、"買台大APO回來只能在很低的水平發揮"、"沒發揮好自己在西藏那麼好的設備及環境"、"那台Paramount承APO不夠穏".... 都是出自某一類人:性格喜歡批評人家,又往往用的器材沒怎麼樣。所以我更有理由相信那是出於妒忌。

香港數年前有A論壇說B論壇喜歡玩大鏡,讓"一般愛好者"誤以為天文是有錢人玩意,同時又沒發揮好自己器材。然後B論壇又指A論壇為"對岸的紅衛兵"。不過自Astrocafe出現後,就變成A+B vs Astrocafe.... :rol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SkyDragon » 2015-11-13, 16:53

這樣說我明白。不知道有沒有“聽過他們會羨慕那些用小鏡「但不喜歡批評人家」的愛好者”這個可能性?否則,按邏輯上文下理,就成為「 "大鏡用戶" vs "小鏡用戶"」觀點了。是談擁有的器材大小用戶的典型化(stereotyping)了。

但確又不是我討論方向的原意。
也重申:
Skydragon寫:我還是希望藉著「能力」和「器材」兩種不同的追求,向大家拋磗引玉。畢竟是任何興趣中很普遍的取向,與談論高低端用戶的平和或是心魔,是截然不同的事。

我跑車例子批評低端用者,你的例子批評高端,當中那些人其心態和行徑皆不可取。 ;)

而你作為長期的受害人,有理由申訴。
最後由 SkyDragon 於 2015-11-13, 17:1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社長 » 2015-11-13, 17:15

用大鏡的人,按理經濟上能力較好,想要玩小鏡不成問題,所以我看不出要羨慕的理由。

正如我那時初買了203APO,有一位玩FSQ106的愛好者長年累月發表文章說我的不是,當我目鏡箱內的配件都比他整套FSQ106+EM200貴,STL11000M也是經我買的,他每次上山也要跟單位請假,那我是否有需要去羨慕他? 因為按理羨慕是一些可望不可即的情況才會這樣。若我認為他對的,我隨時可以做他做的事,又為何要羨慕?

同理,一位陰霾天加上初十月相也會在PTC拼命拍深空的人,說西藏整天下雨不是建台好地方,那若他是對的,我今晚就可以去做,又為何要羨慕?

通常只有做不到的羨慕已做到的,不會倒過來吧?

又或者,正常人都有理由相信,那些批評其實是出於妒嫉,這個很合理吧。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NGC253, M27 试拍五分鐘導星

文章SkyDragon » 2015-11-13, 17:37

你說的觀點都合理,只是討論方向偏離是事實。我很喜歡看你寫的經歷,也樂意看你借題發揮一下。

只見在某牌子車會聚會中(我是其中一員),存在著一種人抱持著「非我族類」的堅持,這與一班人如何操控駕駛的樂趣違背了。我在其他興趣也常看到類似的,有點感概此風不可長吧。

就這個「技術磨鍊」與「器材追求」的話題上,各位Astrocafers有沒一些個人體會呢?習思廣益。
不過,或者不必朝同好間各自的經濟能力或生活條件的方向談論;大家一起玩而各施各法,享受興趣而毋傷大雅便好。 :)
主鏡VC200L 200/1800(1278), ED81S 81/625(419); 導星Orion50/175, 80/400, STi mono; 台架AZEQ6; 相機Nikon D700 D810; 濾鏡IDAS LPS-P2, Astronomik CLS-CCD; 目鏡Baader Or4,6,10,18, 8-24zoom,Vixen8-24zoom, Nagler3-6zoom, Delos全套, Panoptic24, Nagler31; 天頂Everbrite1.25" 2"; 便㩗組合6"牛反f5 EQ5, Star Adventurer; 雙筒7x50, 16x80; 配件(有用、冇用的、若干);
軟件 EQMOD, Stellarium, PHD2, AstroTortilla, EOSNikon, 後期 Lightroom, Pixinsight.

玉宇無麈淨空濛,思縈縹緲中。星流媚眼,月展宮眉,河束鬢雲。
工勞農樸文浪漫,吾道妙群倫。鏡窺倩影,理探衷情,數計芳蹤。
-調寄「眼兒媚」 張玉哲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
SkyDragon
 
文章: 245
註冊時間: 2013-11-06, 08:38


回到 觀測 - 攝影及處理技巧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