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日面與日珥的影像處理

以下簡單講解如何有效處理單張照片中日面和日珥的影像 , 用photoshop的原因是1)本人較在行 2)photoshop比較適合用圖層處理的手法。
1.用PS處理照片前 , 用攝像頭(映美精)拍攝時gamma值別太低 , 我的經驗是80-120(按實際情況而定 , 設定標準是日珥出現的下限值)
2.在PS的工具欄中使用''魔術棒''工具 , 點擊日面就會出現基本的選取範圍 , 但還有許多地方還未選取。
3.之後再另選工具欄中的''套索工具'' , 選''增加選取範圍'' , 選取餘下未選取之區域。
4.選好後 , 把選取範圍''羽化'' 目的使邊界別太疆硬 , 因為照片像素不高 , 經驗做法羽化像素是1
5.之後把選取樣本另開圖層 , 我通常會開兩個 , 一個是正常效果 , 另一個是負片效果。因此目前為止共有三個圖層 , 一張底圖(日珥) , 兩張日面
6.選用其中一個圖層(日面) , 進行上色(個人化) , 但注意是 , 調顏色時要記得RGB曲線的值 , 底圖的顏色必須與日面顏色相同 , 不然處理出來的效果很奇怪。
7.底圖同樣上色(與日面的顏色相同)。可能有人問為何要做兩次 , 如果先上色再分圖層 , 魔術棒選取時會容易選錯 , 因此我建議先做分層再上色 , 反正上色工序並不難。
8.調高底圖的亮度值 , 不要一下子調太高 , 我做法是每一次調至50 , 大概調4-6次左右。
1.用PS處理照片前 , 用攝像頭(映美精)拍攝時gamma值別太低 , 我的經驗是80-120(按實際情況而定 , 設定標準是日珥出現的下限值)
2.在PS的工具欄中使用''魔術棒''工具 , 點擊日面就會出現基本的選取範圍 , 但還有許多地方還未選取。
3.之後再另選工具欄中的''套索工具'' , 選''增加選取範圍'' , 選取餘下未選取之區域。
4.選好後 , 把選取範圍''羽化'' 目的使邊界別太疆硬 , 因為照片像素不高 , 經驗做法羽化像素是1
5.之後把選取樣本另開圖層 , 我通常會開兩個 , 一個是正常效果 , 另一個是負片效果。因此目前為止共有三個圖層 , 一張底圖(日珥) , 兩張日面
6.選用其中一個圖層(日面) , 進行上色(個人化) , 但注意是 , 調顏色時要記得RGB曲線的值 , 底圖的顏色必須與日面顏色相同 , 不然處理出來的效果很奇怪。
7.底圖同樣上色(與日面的顏色相同)。可能有人問為何要做兩次 , 如果先上色再分圖層 , 魔術棒選取時會容易選錯 , 因此我建議先做分層再上色 , 反正上色工序並不難。
8.調高底圖的亮度值 , 不要一下子調太高 , 我做法是每一次調至50 , 大概調4-6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