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張爛馬頭

新電腦進來,慢慢處理去年在台灣拍的深空,檢視得失,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以作下一步改善。另外也可以用這些失敗之作,配合高速電腦作後期處理實習。
正如09年203APO回來後,David在七月份教我如何拍LRGB行星照,之後花了兩個月時間,拍了十次然後初步掌握技巧:
viewtopic.php?f=16&t=43
拍深空的路途更漫長,自1999年放下深空拍攝後,09年末購入Canon 5D Mark II,之後又改造了APM-TMB 105/650 的接環,但到台灣拍攝時才發現做錯了一些細節,過程中也讓我深切體會了後焦點、焦平面準直等重要性。
以下是一張爛馬頭,很多拍深空的致命問題都出現了,焦平面不準直、後焦點不準確、濾鏡造成的內反射問題…….
從菲林年代跨越到數碼年代,我放下了攝影10年,現在真的要花三兩年時間把新技術掌握好。
拍攝數據:
2010-03-18 (20:07-21:27)
Canon 5D Mark II
ISO1600 x 5min x 15 frames = total 75min
無平場無暗場
台灣合歡山小風口
LPS濾鏡 (P2? V4?)
正如09年203APO回來後,David在七月份教我如何拍LRGB行星照,之後花了兩個月時間,拍了十次然後初步掌握技巧:
viewtopic.php?f=16&t=43
拍深空的路途更漫長,自1999年放下深空拍攝後,09年末購入Canon 5D Mark II,之後又改造了APM-TMB 105/650 的接環,但到台灣拍攝時才發現做錯了一些細節,過程中也讓我深切體會了後焦點、焦平面準直等重要性。
以下是一張爛馬頭,很多拍深空的致命問題都出現了,焦平面不準直、後焦點不準確、濾鏡造成的內反射問題…….

從菲林年代跨越到數碼年代,我放下了攝影10年,現在真的要花三兩年時間把新技術掌握好。
拍攝數據:
2010-03-18 (20:07-21:27)
Canon 5D Mark II
ISO1600 x 5min x 15 frames = total 75min
無平場無暗場
台灣合歡山小風口
LPS濾鏡 (P2? 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