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天台拍攝點滴 - 203、80APO、派拉蒙、M1、馬頭星雲

今天白天時爭取時間休息,到傍晚時起來到天台準備拍攝。在香港島出生成長,到入讀中大時才過來新界,這幾年因為要支援在新界區不同的教育及基建工作,就乾脆在上水區找了一間有天台的小屋了。
這裡的觀測環境聊勝於無,最大的好處是方便測試不同器材,以便正式出動時有較好準備吧。
今天晚上左右開弓,一邊是派拉蒙及203APO,配Canon 5D Mark II及LPS-V4拍M1蟹狀星雲,就算這情況下,以f7光圈拍攝,2分鐘已差不多了。另一邊是APM-LOMO 80/600 配SBIG ST8300M相機拍馬頭星雲。
以203APO這焦距拍攝完全可以體會到派拉蒙的威力,因為赤道儀特別穏,又有T Point輔助下,半小時多點便可以把極軸調至0.3角分的誤差水平。以1420mm拍攝,盲跟2分鐘(接近其渦桿週期)的話是會看到拉線的,但昨天用SBIG ST402做了一次autoguide及PEC training,赤道儀的精度便大幅提升,一啟動PEC後盲跟,拍攝數十張全部精確。
這裡的觀測環境聊勝於無,最大的好處是方便測試不同器材,以便正式出動時有較好準備吧。
今天晚上左右開弓,一邊是派拉蒙及203APO,配Canon 5D Mark II及LPS-V4拍M1蟹狀星雲,就算這情況下,以f7光圈拍攝,2分鐘已差不多了。另一邊是APM-LOMO 80/600 配SBIG ST8300M相機拍馬頭星雲。
以203APO這焦距拍攝完全可以體會到派拉蒙的威力,因為赤道儀特別穏,又有T Point輔助下,半小時多點便可以把極軸調至0.3角分的誤差水平。以1420mm拍攝,盲跟2分鐘(接近其渦桿週期)的話是會看到拉線的,但昨天用SBIG ST402做了一次autoguide及PEC training,赤道儀的精度便大幅提升,一啟動PEC後盲跟,拍攝數十張全部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