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入行幾年,由零到一個「中本」的知識形玩家。由無要求到有要求。手上的器材對一般業餘玩家已是十分足夠。如論望遠鏡,手上其中三支折射鏡Takahashi FS60C, APM-TMB 80/480和APM-TMB 105/650相信是同口徑中的極品。有了器材但沒有合理的產出,總是不是味兒!不要論質,連量也談不上!有時問問自己發生甚麼事!如要說原因,就實在太多!希望重整策略,不奢望多產,但提高質素。
今次梅州之旅主要是探路性質,希望找一些不是太遠但有合理的支援地點。19/12去21/12返,第一晚食白果休息,第二晚全高清,玩到四時許連15.4AH鋰電都耗盡!有一點收獲。本想用PixInsight處理,但因初學和工務纏身,所以先用DSS處理,遲些再用PI再執。
自己較喜歡星系,所以先來一張M31!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V4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21 x 5 mins
2-3oC
後製:
DF, FF, BF
DSS
PS
今次梅州之旅主要是探路性質,希望找一些不是太遠但有合理的支援地點。19/12去21/12返,第一晚食白果休息,第二晚全高清,玩到四時許連15.4AH鋰電都耗盡!有一點收獲。本想用PixInsight處理,但因初學和工務纏身,所以先用DSS處理,遲些再用PI再執。
自己較喜歡星系,所以先來一張M31!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V4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21 x 5 mins
2-3oC
後製:
DF, FF, BF
DSS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