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6, 14:52
willis
入行幾年,由零到一個「中本」的知識形玩家。由無要求到有要求。手上的器材對一般業餘玩家已是十分足夠。如論望遠鏡,手上其中三支折射鏡Takahashi FS60C, APM-TMB 80/480和APM-TMB 105/650相信是同口徑中的極品。有了器材但沒有合理的產出,總是不是味兒!不要論質,連量也談不上!有時問問自己發生甚麼事!如要說原因,就實在太多!希望重整策略,不奢望多產,但提高質素。

今次梅州之旅主要是探路性質,希望找一些不是太遠但有合理的支援地點。19/12去21/12返,第一晚食白果休息,第二晚全高清,玩到四時許連15.4AH鋰電都耗盡!有一點收獲。本想用PixInsight處理,但因初學和工務纏身,所以先用DSS處理,遲些再用PI再執。

自己較喜歡星系,所以先來一張M31!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V4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21 x 5 mins
2-3oC

後製:
DF, FF, BF
DSS
PS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6, 19:03
Lewis
:shock: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6, 22:55
社長
有一個方便的拍星點,很好的重新開始。

ISO1600,f/6 拍5分鐘,Historgram情況如何?

為何要用 Bias Frame?

我相信若用Star-Adventurer承APM-LOMO 80/480盲跟,又或者用FS60C都可以拍出更好效果,所以後期可以處理得再好一點。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3:55
willis
社長 寫:ISO1600,f/6 拍5分鐘,Historgram情況如何?


用了V4,大約向右邊移出1/4。

社長 寫:為何要用 Bias Frame?

再減去少量的read out noise。雖然少,但bias frame的成本低。只需用1/8000s打十數張便成!

社長 寫:我相信若用Star-Adventurer承APM-LOMO 80/480盲跟,又或者用FS60C都可以拍出更好效果,所以後期可以處理得再好一點。

唔好玩啦!我已用 HEQ5Pro承APM-LOMO 80/480加埋Guiding,點有可能用Star-Adventurer承APM-LOMO 80/480盲跟會好啲?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4:09
willis
獨愛星系,M33一直都是我想拍好的目標。在香港試過幾次,但都未如理想,未能圓夢!今次梅州之旅一樣失敗!不知DSS發生甚麼事,加了DF,反而重大noise! :? 所以這張M33是沒有加DF的!不過啲color noise都幾大!我想遲點,一定要用PI處理!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V4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21 x 5 mins
2-3oC

後製:
FF, BF
DSS
PS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5:26
Subaru
willis 寫:獨愛星系,M33一直都是我想拍好的目標。在香港試過幾次,但都未如理想,未能圓夢!今次梅州之旅一樣失敗!不知DSS發生甚麼事,加了DF,反而重大noise! :? 所以這張M33是沒有加DF的!不過啲color noise都幾大!我想遲點,一定要用PI處理!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V4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21 x 5 mins
2-3oC

後製:
FF, BF
DSS
PS

因有dark noise, 跟據數學原理, 減dark是會增加noise. 其中一個方法是疊許多張dark去做一張master dark.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6:00
willis
等我試試先!但為何張M31無dark noise呢?兩張相在拍攝時的環境都差不多…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6:05
Subaru
willis 寫:等我試試先!但為何張M31無dark noise呢?兩張相在拍攝時的環境都差不多…

我相信新一代的EOS DSLR已經有DSP, 減唔減dark分別不大.

Calibration只要(RAW - bias) / flat就足夠, 懶一點直頭RAW / flat都可以.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6:17
willis
5DII 算唔算新?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8, 17:03
Subaru
willis 寫:5DII 算唔算新?

Check to see:
1. Subtract dark from bias, to see if it is pure noise (or with pattern)
2. Dark and Bias are having a median of around 2048 ADU (14 bit)

If both are positive, dark subtraction can be optional.

As a scientist, experiment is always recommended.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9, 01:00
社長
willis 寫:
社長 寫:ISO1600,f/6 拍5分鐘,Historgram情況如何?


用了V4,大約向右邊移出1/4。


用V4拍星系?

f/6 @ISO1600,拍5分鐘Histogram已移出1/4?

willis 寫:
社長 寫:為何要用 Bias Frame?

再減去少量的read out noise。雖然少,但bias frame的成本低。只需用1/8000s打十數張便成!


我也是用5DII,貎似是不應減 Bias....

我在西藏的FLI Proline 16803則一定會減Bias,雖然本質上也很平均,包括那條Warm colum,也是介乎1937-2021而已。

willis 寫:
社長 寫:我相信若用Star-Adventurer承APM-LOMO 80/480盲跟,又或者用FS60C都可以拍出更好效果,所以後期可以處理得再好一點。

唔好玩啦!我已用 HEQ5Pro承APM-LOMO 80/480加埋Guiding,點有可能用Star-Adventurer承APM-LOMO 80/480盲跟會好啲?


我寧可提高機動性以提升出品率,包括用一技短一些焦距的。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29, 01:04
社長
willis 寫:等我試試先!但為何張M31無dark noise呢?兩張相在拍攝時的環境都差不多…


我更有興趣瞭解你的Dark是如何拍出來的?

我的Modified 5D Mark II有晶片温度計,我也見過5D Mark II那條像鯊魚旗一樣的晶片温度曲線,受環境、濕度、每幀之間的停頓時間等影響又會改變,我真不知如何拍。

你的相機有晶片恆温的嗎?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0, 17:07
willis
Subaru 寫:
willis 寫:5DII 算唔算新?

Check to see:
1. Subtract dark from bias, to see if it is pure noise (or with pattern)
2. Dark and Bias are having a median of around 2048 ADU (14 bit)

If both are positive, dark subtraction can be optional.

As a scientist, experiment is always recommended.


Right! Let me slowly try it out! Thanks!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0, 17:42
willis
社長 寫:用了V4,大約向右邊移出1/4。

用V4拍星系?

f/6 @ISO1600,拍5分鐘Histogram已移出1/4?


是!對於我來說,P2是減光害,V4是讓有用的信號通過。兩者概念不同,但我會偏向較暗、和紅色較少的目標用V4。所以M31和M33都用V4,尤其是M33。由於V4減光較多,f/6 ISO1600 5mins,Histogram只移出1/4。


社長 寫:我也是用5DII,貎似是不應減 Bias....

我在西藏的FLI Proline 16803則一定會減Bias,雖然本質上也很平均,包括那條Warm colum,也是介乎1937-2021而已。


不太明白,但5DII的bias frame的noise真是不大的。


社長 寫:我寧可提高機動性以提升出品率,包括用一技短一些焦距的。

我以為你講穩定性…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0, 22:12
Subaru
willis 寫:是!對於我來說,P2是減光害,V4是讓有用的信號通過。兩者概念不同,但我會偏向較暗、和紅色較少的目標用V4。所以M31和M33都用V4,尤其是M33。由於V4減光較多,f/6 ISO1600 5mins,Histogram只移出1/4。

星系同星團的大部份光源都是由Black body radiation發出的連續光譜, 沒有用LPR的需要.

施主如果是想認真一點的話, 無謂在DSLR及不同filter中浮浮沉沉, 早點考慮天文monochrome相機吧.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0, 23:57
社長
willis 寫:
社長 寫:用了V4,大約向右邊移出1/4。

用V4拍星系?

f/6 @ISO1600,拍5分鐘Histogram已移出1/4?


是!對於我來說,P2是減光害,V4是讓有用的信號通過。兩者概念不同,但我會偏向較暗、和紅色較少的目標用V4。所以M31和M33都用V4,尤其是M33。由於V4減光較多,f/6 ISO1600 5mins,Histogram只移出1/4。



V4 是讓發射星雲的有用訊息通過,如OIII、Ha等,不是指恒星等連續光譜。對我來說,V4的用途比較偏科,甚至不適合拍M42這類天體,M45也當然不成。適用同時有優勢的,可能就是網狀星雲這類,適合用黑白冷凍相機配窄頻濾鏡拍的天體,

viewtopic.php?f=17&t=442

P2或D1跟V4、或其他品牌的如CLS、UHC等都不用,適合任何深空天體,星雲星團星系,而且的確有改善。

5DII, ISO1600 @f/6 用V4拍5分鐘,若Histogram會移出1/4,貎似北潭涌好天氣時情況還要好一點? :roll: :roll: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1, 00:05
社長
Subaru 寫:施主如果是想認真一點的話, 無謂在DSLR及不同filter中浮浮沉沉, 早點考慮天文monochrome相機吧.


以施主過去數年的發展所見,玩得瀟灑點,出品率及質量都會有所提升。

所以我建議他用Star-Adventurer 承 APM-LOMO 80/480,配他的5DII,多些出擊輕鬆點拍,總好過在器材上鑽牛角尖,否則只會迷失焦點浪費時間。

事實上也有愛好者浮沉多年,最後發現自己最適合在某種配搭下去發揮,結果照片質量反而慢慢提升了。

我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西藏可以用大一點的鏡,但焦距仍控制在2000mm水平。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1, 17:25
willis
Subaru 寫:
willis 寫:是!對於我來說,P2是減光害,V4是讓有用的信號通過。兩者概念不同,但我會偏向較暗、和紅色較少的目標用V4。所以M31和M33都用V4,尤其是M33。由於V4減光較多,f/6 ISO1600 5mins,Histogram只移出1/4。

星系同星團的大部份光源都是由Black body radiation發出的連續光譜, 沒有用LPR的需要.

施主如果是想認真一點的話, 無謂在DSLR及不同filter中浮浮沉沉, 早點考慮天文monochrome相機吧.


是的,星系大部分都是連續光譜。但環境光害是有的,這可能用P2較適合。說到單色CCD,你都不只一次和我說了。我都知到好,但在香港使用率一定不高。由其是我的職業,根本不能隨便請假,買了後,我怕供奉多過用,那就敗家了!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4-12-31, 17:31
willis
社長 寫:
我也有自知之明,所以西藏可以用大一點的鏡,但焦距仍控制在2000mm水平。


你真有自知之明!2000mm也不是人人玩得到,不是人人玩得到起!對於我來說,我未能把手上的器材玩到得心應手,所以還在DSLR和幾百mm的層次。

Re: Stars fly in space-time 飛星時空:梅州探路之旅

文章發表於 : 2015-01-01, 13:17
willis
拍完兩個星系,當晚揀了造型精美色彩較多的馬頭星雲作目標。

器材:
APM-TMB 80/480
TS2
HEQ5Pro
Custom made ultra-light carbon fibre tripod
LVI II
5DII
P2

曝光和氣溫:
ISO 1600
16 x 5 mins
2-3oC

後製:
DF, FF, BF,
DSS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