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6, 01:16
Raymond TSE
Dear all,

October month is a Crab season.

Here is the Crab Nebula taken on 6th, 7th and 10th in October 2013 in Luminance filter through remote imaging.

More like a silky worm than a crab, however.

Imaging details at :-
http://www.raymondtse-lawyer.com/astro/ ... TIK490.htm

Raymond Tse

Re: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6, 09:14
社長
Raymond 開始高產了,有沒有試拍C2012 S1?

另外請教一下你的EQ6是如何做Home的,或純用Synscan本身的Parking,每次開機GOTO便算? 指向有多少誤差,或要借助外部導星鏡/電子尋星鏡?

Re: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6, 11:22
Raymond TSE
社長 寫:Raymond 開始高產了,有沒有試拍C2012 S1?

香港沒有澳洲或西藏高睛天率的優勢,每月只有數天可拍。因此
沒可能量產,小產還可。若好天無云,每晚可拍3小時(40度至近85度)一個天体,6、7和10晚共拍60張 x 10分鐘,58張加叠。
再等好天用1晚3-4小時拍RGB;加2晚6-7小時Ha。20小時1張便可收手。

C2012 S1 遲些才拍?

社長 寫:你的EQ6是如何做Home的,或純用Synscan本身的Parking,每次開機GOTO便算? 指向有多少誤差,或要借助外部導星鏡/電子尋星鏡?

在Shoestring買EQDirect adapter,拆Synscan hand controller, Install EQMod & EQAscom。在Sky 5/6 (我用Sky6) 或DL (現試緊) link Telescope.
Point telescope North. Go to in Sky6. 用Wifi game pad align centre. 在 Sky 6 Syn. EQ Mod會set align point.

EQ6 goto 有誤差。我的EQ6未做 drift alignment, T-Point又未裝好。早期goto 誤差很大,Atik314L FOV 只有 30 x 20 arc min,要靠電子尋星鏡(EF135mm + ST402ME, FOV2x3度)幇助centre & sync。

EQMod要有50 alignment points 以上,goto才可靠,出現在Atik314L視場內。

已換上大一點 490EX (45x30 arc min),sync 易一點,亦可做 high resolution (9.2M, 0.777 arc sec/pixel)
imaging。EQ Mod 現在儲有82多个 alignment points,基本上可以不用電子尋星鏡。

拍完后,在EQMod Park to Home Position,關上盪頂便可。

Re: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6, 12:32
社長
謝謝 Raymond 技術分享,會對很多有興趣建立遙控天文台的愛好者有參考價值,始終你的是本土觀測站,有很多實戰經驗及具體方案,對本地愛好者更有參考價值。

若一晚可拍3小時,可能兩個月便可完成一張20小時的深空,香港不少打游擊的,一年也可能出不了一張20小時曝光的,所以相對來說還是高效的。若趟頂改良一下,或環境配合,能從30度開始拍,便可以爭取多些時間。某程度上,在香港這環境,我個人較喜歡用圓頂,防風防露防鄰居的燈光都有好處。

C2012 S1 很快會受月亮影響,這數天不拍的話便要到11月初了,到時你的望遠鏡像場也可能放一下,前數天彗尾已有16角分,剛好框在你的像場內:

viewtopic.php?f=16&t=3321&start=40#p23790

動畫:

http://www.astro.hk/C2012_S1_2013-10-13 ... 9-2304.gif

經過兩年,我發現西藏真是好地方,北緯30度是我可接受的上限。論光害新疆內蒙有不少好地方,但對我來說緯度太高,有些南方星空拍不到,夏天的黑夜太短,日夜温差也大。我在西藏那個台址,冬天最冷也是到零下廿一二度,也只有三兩天的黎明會這樣,夏天最熱時,也只有短時間入夜後維持在10度以上,所以CCD可以長年均一在零下30度運作,但氣温最冷或最熱時又未至放弄壞儀器,過去12個月,好像真正下雪只有兩三天的數小時,早上日出便融掉了,完全沒有積雪問題,但funoooo在新疆,在天氣方面郤遇上不少挑戰。

雲南緯度低些,但濕氣、海拔、治安等問題都較吃虧。早幾年聽雲南天文台站上不時會發現屍體,因為邊境地區毒品問題較嚴重,有人死了便扔進去,反正政府部門一定會處理。因為不同少數民族聚居,治安是稍有點亂的,我太太那時一大輛旅遊巴晚上在公路上,也差點被幾輛小車挾持洗劫,所以我朋友那時在麗江附近建好了一個Sirius Observatories 3.5米圓頂,最後也放棄了。相對西藏,自08年後已大幅增加警備,每個大街口都有一隊武警站崗,加上其他管制,整體來說非常安全。

Re: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6, 13:28
Raymond TSE
Dear Savio

社長 寫:若趟頂改良一下,或環境配合,能從30度開始拍,便可以爭取多些時間。某程度上,在香港這環境,我個人較喜歡用圓頂,防風防露防鄰居的燈光都有好處。

我的metal pier 4 呎高,離東面窗6.5呎遠,25度已可拍,但一般35-40度拍較適当。有了天文台,拍攝变成了routine,一好天便在家裡開工。Long imaging hours
是强項。

圓頂當然防風防露防鄰居燈光,但not cost effective for several scopes. EQ6+TEC140+Atik490EX 已穩定(小)量產。這數天安裝 EM11+FD300F2.8+Atik314L/QHY8 做wide field.
下星期安裝 PierTech2+EM200+Lunt 152作daytime solar Ha imaging。 年尾再re-set Tom O EQ Platform (ME2考慮中)+ 12.5inch F5 dob for planetary imaging。四組鏡/mount/pier 用一个大盪頂 (10 x 9呎) 1 take 過。圓頂卻要4个,不化算。

社長 寫:C2012 S1 很快會受月亮影響,這數天不拍的話便要到11月初了,到時你的望遠鏡像場也可能放一下,前數天彗尾已有16角分,剛好框在你的像場內:

可試拍。
你的動畫是如何計劃和制作?

社長 寫:經過兩年,我發現西藏真是好地方,北緯30度是我可接受的上限。論光害新疆內蒙有不少好地方,但對我來說緯度太高,有些南方星空拍不到,夏天的黑夜太短,日夜温差也大。我在西藏那個台址,冬天最冷也是到零下廿一二度,也只有三兩天的黎明會這樣,夏天最熱時,也只有短時間入夜後維持在10度以上,所以CCD可以長年均一在零下30度運作,但氣温最冷或最熱時又未至放弄壞儀器,過去12個月,好像真正下雪只有兩三天的數小時,早上日出便融掉了,完全沒有積雪問題,但funoooo在新疆,在天氣方面郤遇上不少挑戰。

雲南緯度低些,但濕氣、海拔、治安等問題都較吃虧。早幾年聽雲南天文台站上不時會發現屍體,因為邊境地區毒品問題較嚴重,有人死了便扔進去,反正政府部門一定會處理。因為不同少數民族聚居,治安是稍有點亂的,我太太那時一大輛旅遊巴晚上在公路上,也差點被幾輛小車挾持洗劫,所以我朋友那時在麗江附近建好了一個Sirius Observatories 3.5米圓頂,最後也放棄了。相對西藏,自08年後已大幅增加警備,每個大街口都有一隊武警站崗,加上其他管制,整體來說非常安全。


同意治安是重要考慮。我之前想在廣東省近郊設站,但顧及治安/防盜問題放棄。

Re: Remote Telescope Observatory - Crab Season

文章發表於 : 2013-10-17, 14:25
社長
Raymond TSE 寫:Dear Savio
我的metal pier 4 呎高,離東面窗6.5呎遠,25度已可拍,但一般35-40度拍較適当。有了天文台,拍攝变成了routine,一好天便在家裡開工。Long imaging hours
是强項。

圓頂當然防風防露防鄰居燈光,但not cost effective for several scopes. EQ6+TEC140+Atik490EX 已穩定(小)量產。這數天安裝 EM11+FD300F2.8+Atik314L/QHY8 做wide field.
下星期安裝 PierTech2+EM200+Lunt 152作daytime solar Ha imaging。 年尾再re-set Tom O EQ Platform (ME2考慮中)+ 12.5inch F5 dob for planetary imaging。四組鏡/mount/pier 用一个大盪頂 (10 x 9呎) 1 take 過。圓頂卻要4个,不化算。


主要是你的天文台是多功能,不單是作遙控觀測,那便沒法了。我的個人做法是分開兩件事,一個遙控天文台,那個赤道儀上背一台主力鏡、一台副鏡或一枝鏡頭配單反便算。


Raymond TSE 寫:你的動畫是如何計劃和制作?


Microsoft 的GIF animator,免費軟件

Raymond TSE 寫:同意治安是重要考慮。我之前想在廣東省近郊設站,但顧及治安/防盜問題放棄。


我朋友在麗江的3.5m Sirius圓頂不是因為治安問題而放棄,而是支援問題。但人身安全的確是一個重要考慮。有些大氣很極緻完美的地方,至少在我還有能力建個人遙控天文台的生命裡,可能還是可望不可即的,例如西藏阿里那個台址,每次去要麼開車1800公里過去,要麼很困難的弄張機票,但那區的氣流很厲害,除了台灣大學那位研究員外,其他坐過的人都怕,因為人家是前空軍少校。

viewtopic.php?f=12&t=538#p5350

所以我97年自己開車上Mt Palomar,在天文台的紀念品店買那本書,也道出了當年為5米口徑海爾望遠鏡選址時,放棄南美洲而選南加州,也是一種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