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aru 寫:其實, 自中學時, 合夥租用私人觀測站開始, 覺得有固定觀測站是天文攝影的根基, 其次才是器材. 沒有固定地方, 要花大量時間setup, 好難把東西做得好. 現時打游擊的做法只不過是沒有其他辦法下的做法. 我相信無論是拍深空及月面行星, 都是一樣, 可發揮的空間極之有限.
其實用大焦比反射鏡拍, 是有種"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心態. 我想社長要在西藏觀測站建立大口徑反鏡鏡來拍, 也是有類似想法.
用高級折射鏡拍, 可以乾手淨腳, 煩少好多嘢.
觀測站對天文攝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點我跟你觀點完全相同。我也不排除會搞個遙控天文台用來拍行星月面,實際上也在找地點。在目前的情況下,我跟鮑sir的想法背道而馳,他認為寧可在上環的陽台可以隨時拍,對著電腦顯示屏,待視寧度靜下來一刻便按鍵,成功機率會高些,而我的想法是看好天氣才出擊,走到視寧好的地點整晚不斷拍,拿下100GB數據回去才慢慢處理,中間便有一定機率的好照片。當然最理想還是遙控設備,當年初在西藏測試成功(硬件而言),而香港又有一套Paramount MX,我想餘下來是次要的問題。
若以遙控設備拍行星月面,我看對赤道儀的要求遠比深空高得多,否則連把目標置於像場都很困難。
至於計劃中的在西藏用500 f4牛反去拍,我只能說是其他考慮因素,否則我老早把203APO發過去了。純從技術系數看,2000mm有效焦距、每像素0.9"取樣度、1x1度像場,的確十分完美,拍深空、找小行星都很適合,但若不是其他考慮因素,我只能說我真的很迷戀用APO去拍,因為性能真的很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