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1 仙女座大星系 - 深空攝影幼稚園

西藏兩個月的雨季終於過去了,漸漸有些拍攝機會。
因為是遙控關係,通常不太貪心,一晚拍兩到三個目標便夠,主要是避免在太低仰角拍攝,所以每晚每個目標能拍的時間其實只有四五小時左右。
M31可說是每個愛好者開始拍深空必試的目標,這個目標夠大,也很有滿足感,只是基本操作正常,總會拍到點東西。但星系在香港這種高光害低透明度的環境下,的確很吃力,至少某些細節總是隠沒在污濁的大氣層外。
試過到台灣山上拍攝,但真的承受不了那種打游擊的玩法,三四天可以,一星期是上限,一年也去不了多少次,在有限的生命裡,能長時間去曝一個天體的機會也不高。
西藏的天空質量夠好,剛剛試一張單張20分鐘的M31,看到的細節已比我以前花不少功夫拍的好得多,尤其是星系最外圍一抹暗星塵,讓星系看來比一般的要大,這些暗淡細節,在次一等的天空,要多數倍時間,在後期處理或許能勉強拉出來,但訊噪比就是那麼低。可以想像,按目前設定,若累計十小時以上的曝光,應會很精采。而16803這片幅的確好玩,可謂是目前冷凍CCD中性價比最高的相機(STL11K已停產、新款的11K不會平宜、新8300也貴了一截),所以痛一次,買最好還是有些哲理的。
APM 105/650APO、FLI Proline 16803相機
L 通道,單張20分鐘,無平場無暗場
Histogram stretching,25%出圖
M31是深空攝影的幼稚園級第一課,對我來說是一直想狠狠拍一段時間的目標,未來一個月,我會繼續累計曝光及合成RGB彩色出圖,這些原圖應足夠我實習不同的後期處理技巧了。
因為是遙控關係,通常不太貪心,一晚拍兩到三個目標便夠,主要是避免在太低仰角拍攝,所以每晚每個目標能拍的時間其實只有四五小時左右。
M31可說是每個愛好者開始拍深空必試的目標,這個目標夠大,也很有滿足感,只是基本操作正常,總會拍到點東西。但星系在香港這種高光害低透明度的環境下,的確很吃力,至少某些細節總是隠沒在污濁的大氣層外。
試過到台灣山上拍攝,但真的承受不了那種打游擊的玩法,三四天可以,一星期是上限,一年也去不了多少次,在有限的生命裡,能長時間去曝一個天體的機會也不高。
西藏的天空質量夠好,剛剛試一張單張20分鐘的M31,看到的細節已比我以前花不少功夫拍的好得多,尤其是星系最外圍一抹暗星塵,讓星系看來比一般的要大,這些暗淡細節,在次一等的天空,要多數倍時間,在後期處理或許能勉強拉出來,但訊噪比就是那麼低。可以想像,按目前設定,若累計十小時以上的曝光,應會很精采。而16803這片幅的確好玩,可謂是目前冷凍CCD中性價比最高的相機(STL11K已停產、新款的11K不會平宜、新8300也貴了一截),所以痛一次,買最好還是有些哲理的。
APM 105/650APO、FLI Proline 16803相機
L 通道,單張20分鐘,無平場無暗場
Histogram stretching,25%出圖
M31是深空攝影的幼稚園級第一課,對我來說是一直想狠狠拍一段時間的目標,未來一個月,我會繼續累計曝光及合成RGB彩色出圖,這些原圖應足夠我實習不同的後期處理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