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

社長 » 2010-05-24, 15:31

純粹試鏡,於上水自家天台拍攝,雖然該處光害嚴重,昨晚連天琴座平行四邊型的四顆星也看不清,但從照片所見,這套輕型裝備有一定可塑性,也可輕攜上機到西藏及台灣攝星,看來日後要多練習了...

2010-05-24 (0245 - 0430)
APM-LOMO 80/600 APO折射鏡、TS2平場鏡
Canon 5D Mark II Modified、Astronomik UHC 濾鏡
Sky Watcher HEQ5 Pro赤道儀、LVI導星器、9x50尋星鏡改導星鏡
累計曝光104分鐘 (8min x 13 @ISO400)
R0012844_resize.JPG
R0012844_resize.JPG (75.22 KiB) 被瀏覽 19779 次

自評:
- 這張照片只在自家天台試拍,以了解器材設定,首先考慮星點解像度等,照片是否細膩等不在考慮之列,因為日後到郊外或境外時才正式拍攝,並做好後期處理,由於時間關係,這次測試甚至平場鏡間距也未作優化,也沒有用上適當的LPS-P2、V4或Ha濾鏡。
- 5D Mark II的6.4um像素是一個頗高的取樣度,檢視照片四角確認星點呈幼細圓點,稍後配合5.4um像素的ST8300M應有很好表現,若用上9um像素的冷凍CCD,100%出圖下星像會看來更銳。
- 另外當日用了常規M42xP0.75的T接環,受制於T接環內徑樽頸,在135全片幅下有些暗角,但作4:3裁切後有所改善。稍後要改用M48規格的相機接環了 (T-2為M42xP0.75),增加數毫米的內徑是很關鍵的。

- 早前測試確認Sky Watcher EQ5 Pro配合LVI表現理想,又比HEQ5 Pro輕大截,故配合這台80小鏡可作高流動性攝星裝備,例如台灣高山及西藏5000米海拔拍攝之用。

原圖25%出圖可見在全片幅下四週暗角,若要堅持完美的,要改動T接環樽頸位。
Copy of Copy of NGC7000 Processed resize.JPG
Copy of Copy of NGC7000 Processed resize.JPG (477.83 KiB) 被瀏覽 19736 次

原圖16%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resize II.jpg
NGC7000 Processed resize II.jpg (114.3 KiB) 被瀏覽 19736 次

"墨西哥灣"部份800x800裁切,100%出圖,由於自家天台光害極大,當日透明度很低,拍攝時只用JPG格式,另外又沒做暗場,所以訊噪比很低,但可檢視照片解像度。
NGC7000 Processed 100 crop.JPG
NGC7000 Processed 100 crop.JPG (224.06 KiB) 被瀏覽 19733 次

中央400x400裁切,100%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centre 400x400.JPG
NGC7000 Processed centre 400x400.JPG (54.76 KiB) 被瀏覽 19780 次

135片幅左上角400x400裁切,100%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Upper Left 400x400.JPG
NGC7000 Processed Upper Left 400x400.JPG (45.39 KiB) 被瀏覽 19780 次

135片幅右上角400x400裁切,100%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Upper Right 400x400.JPG
NGC7000 Processed Upper Right 400x400.JPG (45.85 KiB) 被瀏覽 19780 次

135片幅左下角400x400裁切,100%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Lower Left 400x400.JPG
NGC7000 Processed Lower Left 400x400.JPG (36.39 KiB) 被瀏覽 19780 次

135片幅右下角400x400裁切,100%出圖
NGC7000 Processed Lower Right 400x400.JPG
NGC7000 Processed Lower Right 400x400.JPG (30.19 KiB) 被瀏覽 19780 次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universe24 » 2010-05-24, 16:11

有减了dark frame吗?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4, 18:33

減了等於沒減,一來主因是星點測試這個組合,二來在自家天台根本沒打算認真拍,所以拍的時候是用JPG的。

所以看到星點很圓就夠了,另外要改掉那個M42x0.75P的T接環,用較大的M48接環。當然,我做的調焦筒接環可能有些不太準直,因為右下角的星點有點怪 (這台鏡的配置不一樣的,我用了2.5" Feather Touch調焦筒的)。

唯一不清楚為何那個暗角好像不太對稱,一邊大些、一邊小些,但從星點看,應該不是調焦筒接環造成的。另左邊的中央有一條亮線,可能是視場外丁點的亮星造成的?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universe24 » 2010-05-24, 20:54

对于社长的测试有一点点的意见。

使用狭频滤镜,个人觉得并不是很理想,因为那只是望远镜所能接受到的光线的一个部分,建议采用光害或星云滤镜,这样才能看得出在其他波长的表现。

个人觉得再怎么精细的光学系统,其实也很难保证照片四角的误差都是相对一致的,而且还加了平场,这或许是平场镜+M42接口所造成的总误差,使得星点在一角不圆。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导星造成?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4, 21:24

同意Chin兄第一點所說,這樣的,正常來說我測試只會用白光不加任何濾鏡,其實昨晚已用天琴天區及M13作測試成功,取其接近天頂仰角沒有大氣色差加入干擾,這張北美只是興之所至在天亮前拍一下而已。

剛才收搭東西時才發現擺了大烏龍,原來昨晚用的是UHC濾鏡而非Ha,一樓數據已改了 :oops:

說到四角星點,對於APM的鏡筒及羽毛調焦,我的個人要求真的會高一些,例如我手上有105及203專用的TMB 3.5"平場鏡,前者計買回來裝上去,在135片幅四角就是絶對圓點的,後者過去半年一直天氣不好所以沒試吧了,而且那組平場鏡也有三組push-pull縲絲可調光軸,有需要時可調一下。

我花了這麼多時間在這台80/600小鏡上,是受到數月前一次清氣朗下,用TMB Supermonocentric 4mm及1.8x ED Barlow推上270x看月亮,發覺這台鏡成像結實得很,而David又以80/480配LS75拍了不少日珥照,所以想完成它唯一未被發掘的一面 - 深空,說不定日後我會帶去西藏拍星的就是這台。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Nebulas » 2010-05-24, 22:26

:) 非常不错了,时间144分钟,怎么会曝光成这般呢?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5, 08:05

因為每張曝光8分鐘,天亮便要停,終於拍了13x8 = 104分鐘 :oops: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Nebulas » 2010-05-25, 22:39

社長 寫:因為每張曝光8分鐘,天亮便要停,終於拍了13x8 = 104分鐘 :oops:



感觉亮度是否叠高了些? 显得对比度稍逊了。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6, 09:05

這照片只是試鏡用途,所以不太管這個的,星點夠銳、焦平面夠準直便可以 8-)

1樓那幅800x800的100%出圖中,我以Photoshop放大1000%檢視,檢視那些接近但未飽和的星點,因為那是最細小而又反映實際成像表現的星點,確認影像面積都在4x4像素範圍,中央較明亮的2x2像素是星點本體,而外圍一圈較暗淡的1像素(半徑1像素、直徑2像素)包括了星像臨界區、導星誤差半徑、調焦誤差、視寧度等問題的總和,整個星像累計下來才26um直徑 (即星像在9角秒直徑、FWHM應會小一半,但在這焦距及取樣度下算FWHM已無意義),這種表現,已接近600mm焦距攝星折射鏡及實際拍攝環境下的極限而,且在全片幅範圍下星點表現也修正度很高,焦準也很平均,證明焦平面跟光軸十分準直。

很多人對自動導星器有所誤解,其實除了望遠鏡光學本身不能改變的物理極限外,只要工作合理的導星器,唯一影響的就是那外圍的1像素誤差區的亮度水平,而且在調焦合水平的情況下,視寧度影響遠大於導星器精度。

舉例說,LVI導星器要求導星鏡焦距達比攝星鏡焦距一半 (若攝星相機為9um像素則可放寛至1/3焦距比),就是要確保導星誤差半徑在1像素圈以內,即是要求照片質量是視寧度極限(seeing limited)而非導星精度極限(guiding limited)。有些人會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導星系統,甚至以很短的導星鏡去導很長的攝星鏡,但最後優劣都應以影像的分解力為判別標準,因為有機會根本做不到視寧度極限(seeing limited)的導星表現,例如800、1000mm焦距攝星鏡拍出的星點,若星像誤差半徑3、4個像素甚至更大,那解像度比500mm更差的話,就談不上導星精度了,而又犧牲了視場,因此建議任何測試導星系統的同好,都應以100%檢視原圖,再以500%檢視星點以判別實際導星精度。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Nebulas » 2010-05-26, 12:38

这张片子具有激励意义。

长焦 + 平民化相机(天文领域、5D只能这么讲)+ 中等价位的赤道仪 + 不好的夜空环境。

我也一直希望大家多钻研切合自身实际的器材,用到极致。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Nebulas » 2010-05-26, 12:45

社长这个表现有点像咱们的林彪同志,打大集团战、小游击战都在行;不会说自己只玩203折射的。

HEQ5 + LVI 很适合做经济版的搭配。

小镜子的威力也确实有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没有平场减焦的情况下难度大的地方就是导星控制上了。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6, 14:42

小熊過奬了,我個人看追求高級器材或許是人性使然,多談幾句也無可厚非,但作為Astrocafe發起人之一,是有責任把一些常規器材應有的性能發揮出來,算是一種平衡吧。而且我看到太多人對望遠鏡划分得有點牛角尖的味道,什麼攝星儀、RC、DK、APO、Petzeval.... 其實一台造工合理的望遠鏡,就算是數百元一台的牛頓鏡,只要拍攝時遵守幾個基本步 - 精確調焦、合理的對極軸、正確的導星,拍出來的照片都不會差到那裡去。當大家做好這幾步後,才應花精神去品味不同的望遠鏡。同樣道理,現在反思自己,其實若不是”工作需要”,我認為APS片幅的單反已足夠好,全片幅真是有點名氣之爭。不過反正我一生人只買過兩部單反:就是1989年買的二手Nikon F以及去年買的Canon 5D Mark II,所以稍為縱容一下自己算了。

論小鏡的發揮,我看大家仍要跟Wolf兄學習,我是一個壞的例子,過去兩年我都有點過份沉淪在儀器上…

現時讓我最尷尬的,是那台APM-TMB 105/650,因為這台80/600發揮得太好了,赤道儀等又輕一大截,記得去年我到蘇州拍日食時,是一個背包放衣服,一個手提箱放赤道儀、相機、望遠鏡上飛機的完全不用寄倉,80/600 + 5D Mark II + EQ5 Pro (不是HEQ5 Pro),很有機會這樣做。

不談政治,純觀歷史,大學時代到商務書店買了一本叫「雪白血紅」的書,是記述東北解放戰的,林彪有點像三國誌電腦遊戲內的戰神,那本書由一位解放軍軍官寫的,當時出版沒多久就禁了。到幾個月前買了一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用了一天時間看完這本400頁歷史記實,又從另一個側面看到那段歷史。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Nebulas » 2010-05-27, 22:55

社長 寫:小熊過奬了,我個人看追求高級器材或許是人性使然,多談幾句也無可厚非,但作為Astrocafe發起人之一,是有責任把一些常規器材應有的性能發揮出來,算是一種平衡吧。而且我看到太多人對望遠鏡划分得有點牛角尖的味道,什麼攝星儀、RC、DK、APO、Petzeval.... 其實一台造工合理的望遠鏡,就算是數百元一台的牛頓鏡,只要拍攝時遵守幾個基本步 - 精確調焦、合理的對極軸、正確的導星,拍出來的照片都不會差到那裡去。當大家做好這幾步後,才應花精神去品味不同的望遠鏡。同樣道理,現在反思自己,其實若不是”工作需要”,我認為APS片幅的單反已足夠好,全片幅真是有點名氣之爭。不過反正我一生人只買過兩部單反:就是1989年買的二手Nikon F以及去年買的Canon 5D Mark II,所以稍為縱容一下自己算了。

論小鏡的發揮,我看大家仍要跟Wolf兄學習,我是一個壞的例子,過去兩年我都有點過份沉淪在儀器上…

現時讓我最尷尬的,是那台APM-TMB 105/650,因為這台80/600發揮得太好了,赤道儀等又輕一大截,記得去年我到蘇州拍日食時,是一個背包放衣服,一個手提箱放赤道儀、相機、望遠鏡上飛機的完全不用寄倉,80/600 + 5D Mark II + EQ5 Pro (不是HEQ5 Pro),很有機會這樣做。

不談政治,純觀歷史,大學時代到商務書店買了一本叫「雪白血紅」的書,是記述東北解放戰的,林彪有點像三國誌電腦遊戲內的戰神,那本書由一位解放軍軍官寫的,當時出版沒多久就禁了。到幾個月前買了一本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用了一天時間看完這本400頁歷史記實,又從另一個側面看到那段歷史。


其实内地90%的年轻人都不懂建国60年来的绝大部分历程,所以往往我们提及一个人,并不带有政治色彩,因为自身的分量还不够。偶尔对前人带一笔,只是为了强化大家对前人的思考。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Re: 今早的北美星雲 - 小試 APM-LOMO 80/600

文章社長 » 2010-05-27, 23:22

小時候家旁有一個收破爛的,家裡不時從那裡收些書來看,古文觀止、老殘遊記、紅樓夢、阿Q正傳等太悶,我這個7、8歲的孩看不懂也沒興趣。伊索寓言、先秦寓言故事、衛斯理、中國歷史高考解讀等雜書也則是百看不厭,那個時間繁體簡體字也是夾雜著看。

在小學時代,從一年級要唸英文詩歌,三年級開始唸西史、地理、科學,全部都要用英文課本,從木馬屠城到羅馬建國到法國大革命到美國獨立戰爭,一直教到六年級,但常規課程觸及中國部份郤不多。唯一奇怪是現在的英文水平還是那麼差,可能個人智力有問題 :roll: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