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0:42
chuen Lee
C80ED F=600mm f7.5+Canon 350D(mod) +P2 filter +guiding : 50mm 改裝尋星鏡 +2x,guiding by LVI 1
M20:10x5min,darkframes X10
M51:1X10min
5-7-2011
:P當晚透明度好高肉眼都見到銀河,LVI 1真係好易用,影M20 時牛郎作導星,影M51時大角作導星 :mrgreen:,M51用550D影但唔知點解 影完後Save時間要好長 :roll: 張SD係30MB/s 用RAW

Re: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0:51
willis
HEQ5Pro white version? For the long saving time problem, did u turned on the auto dark film (Noise reduction)?

Re: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1:12
chuen Lee
willis 寫:HEQ5Pro white version? For the long saving time problem, did u turned on the auto dark film (Noise reduction)?



willis兄係白色版啊!唔係auto dark film 係加鏡頭蓋後另外再影的

Re: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1:28
社長
chuen Lee 寫:LVI 1真係好易用,影M20 時牛郎作導星,影M51時大角作導星 :mrgreen:


恭喜恭喜 :D

看過太多人把簡單的對極軸及自動導星複雜化,甚至神化,我很不以為然。我兩年前引入第一批LVI時,當晚開箱看看手冊,十多分鐘後已在導星拍攝了:

http://hk.myblog.yahoo.com/galaxyscient ... le?mid=437

到現在每一次看到新LVI用戶報捷,都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會發現,LVI就是那麼容易上手,複製性高。你那次到我辦公室,有SG4、LVI II、Synguider現貨,但我仍推薦LVI I,就是這個原因。

白色HEQ5 Pro跟綠色團購版的機件是一樣的,我兩年前推出時才$4980一套的HEQ5 Pro,另加$3000的LVI導星器,才7000多元,背10公斤望遠鏡,拍數百毫米焦距深空是毫無難度的,HEQ5 Pro的手控又內置13000多個天體數據庫,不用電腦已可導入絶大部份愛好者拍不完的目標,我真的找不出理由,那些同級負重,但叫價數萬元,連GOTO功能也要接上電腦運作另一套軟件才能運作的赤道儀,今天的生存價值何在? 或許那些擁躉有其強大理據? :roll:

找亮星去導有其優勢,但上手後也可試試找拍攝目標附近稍暗的導星,例如日前Willis拍Omega時,就直接找旁邊的星,計及大氣減光,可能只有三等多。

viewtopic.php?f=17&t=1235

你的目標是XY修正圖越少誤差越好,例如下圖,所以下次可試試把X、Y aggressiveness導星進取度設定為6即最高水平,抱歉我忘了年前曾翻譯了中文手冊,你下載看看吧:

希望看到chuenlee更多佳作! :P

Re: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2:47
chuen Lee
社長 寫:
chuen Lee 寫:LVI 1真係好易用,影M20 時牛郎作導星,影M51時大角作導星 :mrgreen:


恭喜恭喜 :D

看過太多人把簡單的對極軸及自動導星複雜化,甚至神化,我很不以為然。我兩年前引入第一批LVI時,當晚開箱看看手冊,十多分鐘後已在導星拍攝了:

http://hk.myblog.yahoo.com/galaxyscient ... le?mid=437

到現在每一次看到新LVI用戶報捷,都感到高興,因為他們會發現,LVI就是那麼容易上手,複製性高。你那次到我辦公室,有SG4、LVI II、Synguider現貨,但我仍推薦LVI I,就是這個原因。

白色HEQ5 Pro跟綠色團購版的機件是一樣的,我兩年前推出時才$4980一套的HEQ5 Pro,另加$3000的LVI導星器,才7000多元,背10公斤望遠鏡,拍數百毫米焦距深空是毫無難度的,HEQ5 Pro的手控又內置13000多個天體數據庫,不用電腦已可導入絶大部份愛好者拍不完的目標,我真的找不出理由,那些同級負重,但叫價數萬元,連GOTO功能也要接上電腦運作另一套軟件才能運作的赤道儀,今天的生存價值何在? 或許那些擁躉有其強大理據? :roll:

找亮星去導有其優勢,但上手後也可試試找拍攝目標附近稍暗的導星,例如日前Willis拍Omega時,就直接找旁邊的星,計及大氣減光,可能只有三等多。

viewtopic.php?f=17&t=1235

你的目標是XY修正圖越少誤差越好,例如下圖,所以下次可試試把X、Y aggressiveness導星進取度設定為6即最高水平,抱歉我忘了年前曾翻譯了中文手冊,你下載看看吧:

希望看到chuenlee更多佳作! :P

:P Thank!

Re: HEQ5 pro +LVI 1 開光作

文章發表於 : 2011-07-09, 09:02
David
社長 寫:我真的找不出理由,那些同級負重,但叫價數萬元,連GOTO功能也要接上電腦運作另一套軟件才能運作的赤道儀,今天的生存價值何在? 或許那些擁躉有其強大理據? :roll:


有同好喜歡用某某品牌,不是問題。但對其他人說到好似沒有其他選擇,對自己喜愛的用品的缺點隻字不提,討論不是建基於事實或經驗,便不是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