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文台去年11月蓋好後,出現了幾樣低級錯誤,之後又一直好高騖遠的心想從8300升級至16803相機才正式拍攝.... 其實2010年多次到台灣合歡山拍攝也心想哪天升級至冷凍相機才正式用功拍攝,好了,現在沒借口了

不少天文愛好者都有一些拍攝的基本目標,M31, M42 當然是,夏天的M8, M20, M16, M17也是進階成為活躍攝星人的必要履歷,為免明年才拍這類主流目標,唯有現在把握最後機會每天拍丁點。但大家都知道,在九月份及北緯30度拍這天區,其實很吃力,而且在低至十多度仰角拍攝時,因為大氣折射或什麼原因,像場內不同區域的星點都會有些不同程度的變型,這個跟導星或望遠鏡光學成像無關。
先上一張無平場無暗場的單幀,暫時已拍部份L及Ha通道,會繼續累計更多曝光,在這裡更新進度及正式出圖。
APM 105/650 APO
FLI Proline 16803
Astrodon 5nm Ha filter
Single shot 30min, no dark, no flat
25% re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