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版星野習作

Observing (Deep Sky) - 星雲、星團、星系攝影及觀測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

Subaru » 2012-09-22, 22:25

純粹係整合測試, 過吓手癮.

仙后座M52及Bubble nebula:
附加檔案
NGC7635_M52.jpg
2012年9月16日, 180mm f/2.8反射式astrograph, QHY8 CCD, 300s x 6, EM200赤道儀, Off-axis guider + Superstar + PHD自動追蹤, 大氣透明度: 5/10, 氣温約21度, 濕度約76%, 攝於西貢.
NGC7635_M52.jpg (769.32 KiB) 被瀏覽 5362 次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社長 » 2012-09-23, 09:37

Subaru厲害,能把Epsilon 180調得這麼精準,就在日本本土也不多見。

這鏡的後焦點以應付單反為主,能夠加入離軸導星器的確不錯,f2.8光圈不愁找不到導星了。六月份我同時換上FLI相機及自製的離軸導星器,當時也是一試的心態,因為在西藏不能出錯,只能一步到位,所以也帶了一枝小的導星鏡去做後備方案,但前者成功了,後者在半小時曝光仍有些強性問題,所以已不能自拔 :oops:

期待Subaru更多佳作 - 平心而論,圈子內沒有足夠數量的好照片去展現這台鏡應有的威力,而近年有些苗頭,似乎一些高階愛好者已由攝星APO轉至f4或更大光圈的反射光學系。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universe24 » 2012-09-23, 10:45

有APO镜却又转换反射系统,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反射系的f/4却又真的比APO快一点的。反射系可以做到f/2.8,但却没有看见过APO能做到这个焦比...?
頭像
universe24
 
文章: 1237
註冊時間: 2010-02-13, 16:41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社長 » 2012-09-23, 15:54

universe24 寫:有APO镜却又转换反射系统,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反射系的f/4却又真的比APO快一点的。反射系可以做到f/2.8,但却没有看见过APO能做到这个焦比...?


ASA那些f4以下光圈的反射鏡就是一個例子。

同樣的相機,從五六百毫米跳上一千多,增益是很明顯的,我試過105/650 vs 203/1420的深空便是這樣。

APO加上減焦鏡,大既在f3.5-.f4還是有好些選擇,但大多口徑都在152甚至130止步,f2.8的反射除去中央副鏡等失光,可能還在f3.5水平,但口徑然後是焦距也可大得多,解像度都不一樣。所以我現在西藏計劃的也是500 f4反射,若到時證實表現穏定的,加個減焦鏡也可以。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Subaru » 2012-09-23, 16:45

我用同廠同一焦距的APO及hyperboloid astrograph拍同一目標, 以解像力、micro-contrast及field illumination計是APO明顯佔優. 大CO對MTF的影響是明顯的.

我比較多用反射式astrograph, 是個人歷史原因, 因為自小是用自製反射鏡開始作為主要集光工具, 也响往在用菲林的學生年代一些未能接觸的器材.

用APO拍, 就像開一台H牌子的車, 一跳上車就可以開得頗快; 用大光圈反射鏡, 就像開一台蠻牛, 要花很多心機, 但開得應有速度的時候, 心裡有一份喜悅.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社長 » 2012-09-23, 18:47

Subaru 寫:大CO對MTF的影響是明顯的.


這點是我一直所不懂的,以深空拍攝來說,長時間曝光下不要指望能看到什麼埃利盤或衍射環,以頭幾個衍射環即兩倍埃里盤直徑內保有95%總光量計,大CO的影響不外乎把埃里盤的光量推至第一二三衍射環上,其實是不應有什麼分別的。加上我用focusmax自動調焦,對著一顆星調兩次出來的HFD值也有些分別,除時是一個Pixel以上,拍多張Sub疊加後出來的星點,那些問題便隠沒了。

當然我相信你看到的情況,或許是有其他考慮是我沒想到了 :roll:

Subaru 寫:用大光圈反射鏡, 就像開一台蠻牛, 要花很多心機, 但開得應有速度的時候, 心裡有一份喜悅.


純粹是一種個人經歷,初中時跟鮑sir去元五墳觀星,從港島南區出發,路途是多曲折的,背著一台自己組裝的100 f6小牛反,背著20公斤器材從北潭涌步行一小時進去,到埗後第一件事還要調光軸,調來調去調不好。後來用中大天文台即現時的白鷺湖天文台,老鏡筒的設計不穏,每次拍月面土星都要花不少時間調光軸 (那時沒有激光校正器這美妙東西),我發現在自己手上,牛反很難實現"必先利其器"的理想。所以現在計劃中的500 f4牛反,我花在鏡筒部份的錢,會遠比鏡片多數倍,設計系數也高得多,亦為同樣考慮,我寧可從600 f3.5降格至500 f4,給自己及Paramount ME多點空間。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Subaru » 2012-09-23, 21:23

IC5146及B168:
附加檔案
IC5146a.jpg
2012年9月16日,180mm f/2.8反射式astrograph, QHY8 CCD, 300s x 9, EM200赤道儀, Off-axis guider + Superstar + PHD自動追蹤, 大氣透明度: 5/10, 氣温約21度, 濕度約76%, 攝於西貢.
IC5146a.jpg (983.53 KiB) 被瀏覽 5288 次
Subaru
 
文章: 270
註冊時間: 2011-09-03, 21:06

Re: 粗糙版星野習作

文章社長 » 2012-09-23, 22:56

f2.8、僅45分鐘曝光,看來我上500 f4牛反是有必要了,至少比f6.2的105/650快。

這個目標想拍又不想拍,問題主要是大小,在3x3度像場內不壯觀,日後用大牛反拍更有優勢,因為16803晶片 @2000mm 焦距有1x1度像場。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回到 觀測 - 深空及星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