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05:40
社長
視寧度一般,約5/10至6/10,但餓了很久,照拍可也。

受制於口徑集光力,相機增益要推得很高,所以無奈要用上L通道,但RGB訊噪仍然很大。另外顏色有點不對,但徹夜未眠,沒精力處理了,先上爛圖一張......

唯一值得注意是,土星面的雲帶有點不規則狀,及看見久違了的C環 :roll:

(見樓下6:28pm上載較佳版本)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2:21
黑天鵝
已經超越很多「現在式」和「過去式」的大師了。

要不是有這個討論區,我還真的以為那些人代表香港行星攝影的最高水平。

兩張照片清楚地展現土星的風暴。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2:57
社長
謝謝黑天鵝讚賞,過奬了。

我沒有興趣跟"大師"比,自問不是大師,也千萬不要稱我為大師,因為我從不認為這類玩票性質的攝影有何高深莫測之處,我也有足夠自信心,不用靠一些照片或什麼品牌的望遠鏡去證明自己。若人家稱我為大師而我又欣然接受輕飄飄的,等於把自己降格了。

按道理200口徑應該可以好很多的,甚至廉價的C8或M8都可以拍得更好,這幅訊噪太多了。之前拍木星也因經驗不足,訊噪太多,有點遺憾:

viewtopic.php?f=16&t=43

但最關鍵還是視寧度,我昨天目視過才拍攝的。一般來說,以203APO折射鏡,最高可以推上600x以上觀看而大氣基本靜止不動計,我定為10/10級。若在500上下有增益的實效觀測,我定為8/10-9/10,通常我拿鏡出來,待一會熱平衡好了,就會換個TMB Supermonocentric 5mm上去,以284x觀測,若不成的話當晚就無謂拍了,因為那是5/10,僅合格而已,若可用4mm目鏡推上355x而間中有大氣靜止一刻,當晚可以拍,我定那在6/10,但效果不會很理想,亦即昨晚的情況。這個從調焦方面也可看得出來,昨晚調焦+/-35um的變化才可看出些變化,但在視寧度9/10的晚上,我用木衛三調焦,+/-7um都看出變化,即我已在最理想的焦點+/-3.6um以內,而大氣又能夠支撐。

所以我仍稱樓上的土星為垃圾,因為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無謂花時間去做後期處理了 :oops: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5:13
willis
It shot is very good! It captured the cyclone & the details! I haven’t try LRGB before & I wish to try one day for planetary imaging.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6:43
Nebulas
六号早上我观测时已表现很好。再好的土星拍摄是否考虑五个月后! 很诧异社长也习惯说:“垃圾”!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8:25
社長
willis 寫:It shot is very good! It captured the cyclone & the details! I haven’t try LRGB before & I wish to try one day for planetary imaging.


謝謝!

用L通道是因為口徑小集光不夠而我又想拍大比例土星的折衷方案而已,拍行星是最好不用L通道的。

看有沒有機會天氣好時拍拍土星自轉:

http://www.astronomycamerasblog.com/201 ... animation/

有機會下次星空派對我們實習行星月面攝影?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18:28
社長
Nebulas 寫:六号早上我观测时已表现很好。再好的土星拍摄是否考虑五个月后! 很诧异社长也习惯说:“垃圾”!


我律己以嚴;待人以寛 :lol:

實際上我給自己有一個客觀標準的,203口徑拍到這個樣子的確水平不夠。

剛剛才發現今早用錯了方法處理,這張正規一點,C環也清楚一點,是今早04:09拍的,比1樓那張早10分鐘拍的,土星自轉不明顯。下次也不要用ROI拍攝了,有了得不償失 :roll: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22:05
funoooo
社長,
請問用什麼 camera 拍?
看來 203 apo 是利器中利器.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2-28, 22:47
社長
映美精DMK21相機,TMB Supermonocentric 16mm 目鏡投影,Baader 1.25" LRGB濾鏡,Atik電動濾鏡盤

203APO是目視利器,但行星月面攝影的優勢會拉近。因為APO折射鏡的目視高對比度優勢,都很容易埋沒在後期處理中。

而且樓上的土星,坦白說,只要視寧度配合,隨便一台C8或203牛反都可拍到更好。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1, 21:56
Nebulas
这图片你都好意思叫“垃圾”? 虎头铡伺候! :lol:

不过我很诧异社长也习惯说这个词!

一个不太合理的提问:

都市里面,同厂镜子口径加大 20% 和焦距加长 20%,社长认为哪种在拍摄行星的时候更容易出好效果?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1, 22:26
社長
Nebulas 寫:这图片你都好意思叫“垃圾”? 虎头铡伺候! :lol:

不过我很诧异社长也习惯说这个词!

一个不太合理的提问:

都市里面,同厂镜子口径加大 20% 和焦距加长 20%,社长认为哪种在拍摄行星的时候更容易出好效果?


我一般只會用垃圾來形容自己的照片,人家的照片,我還是讚美多些 :lol:

口徑 vs 焦距,最後還是跟相機及拍攝目標有關,拍木星及土星已不同概念。

木星本身比較亮,在視寧度極好的晚上,用映美精相機推上f40光圈以上也可以,我試過延長焦距,換來曝光時間由1/30s降至1/19s,但1/19s的效果更好。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取樣度(Sampling rate)己高過Nyquist的2x指標,所以就算在高對比度細節下,也把解像度發揮到極緻。在這情況下我只用RGB,不用L通道的。

但土星因為本身暗得多,在相機的敏感度樽頸下,就算以焦比f20去拍也有點吃力,沒辦法下唯有用到L通道,幸好現時土星仰角比較高,影響不大。

所以你的問題來說,大部份情況還是口徑優先,之後是合理地加長焦距。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1, 23:23
黑天鵝
垃圾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和某些人拍的「穿環見波」土星大特寫比較,真的是垃圾。

現在? 還在拍行星的同好不超過二十人吧,大家都在拍深空。那些還在拍行星的人,有多少人能拍到社長這個水平?

不要說那些已經收山的真假大師,那些還在天文圈打滾的人也不拍行星,影幾張家庭相,大陸旅行相,晒幸福,晒恩愛,仲閃過天上的星星呀。 :mrgreen: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2, 00:14
StevenTam
看來土星的極光仍未消失 :o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2, 22:35
社長
黑天鵝 寫:垃圾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和某些人拍的「穿環見波」土星大特寫比較,真的是垃圾。

現在? 還在拍行星的同好不超過二十人吧,大家都在拍深空。那些還在拍行星的人,有多少人能拍到社長這個水平? :mrgreen:


你舉的那個是特例了,八十年代初,我初中時經常上黃竹坑某工厰大廈他們的活動基地,當時他已經很努力拍行星的。

天文是我的主要愛好,但在天文裡郤廣而不精,磨鏡、目視、月面行星深空攝影、遊歷等都涉獵一下,甚至動手建天文台、星象館等。所以嚴格來說,我應不歸入行星攝影人之列,至少我沒有很認真浸淫過。

目視也一樣,自己的手提目鏡箱夠買一台180APO了,但每次觀星夜,都是David帶領的 :oops:

viewtopic.php?f=21&t=68

09年7月David示範給我看他如何拍LRGB木星,之後兩個月間我出動十次,不計視寧度不佳的晚上,就是數次實習之後拍到這個樣子:

viewtopic.php?f=16&t=43

說白一點,就是弄清楚這是什麼一回事,掌握了一些竅門,又瞭自己能力在什麼水平後,便去涉獵其他東西。我就是在那時訂了一部改裝5D Mark II回來拍深空的。

拍深空也是這回事,對我來說,若用窄頻在自己上水近市中心天台可以拍到這樣子,我知道換在理想星空下會拍得更佳,所以又慢下來了.... :oops:

viewtopic.php?f=17&t=621#p6177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7, 18:31
Nebulas
比较而言,需静待天气好时!提个问题:拍行星最佳的影像工具是?今天读原版《行星观测手册》看到行星提到用Video技术比较好的文献出自一人叫R.Dantowitz的专家!除了SBIG,还有两家也提供较好的行星拍摄影像设备Electrim Co.和Spectra Source的 差点忘了你的罪行了。来人呀!依《大清律》把这位随意冠名“垃圾”于前,恣意污辱五行镇星的举人推出建国门外斩首,闲杂人等敢通情者一律发配西藏…文字狱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7, 18:33
Nebulas
比较而言,需静待天气好时!提个问题:依过去经验,拍木、土、火等行星最佳的影像工具是? 差点忘了你的罪行了。来人呀!依《大清律》把这位随意冠名“垃圾”于前,恣意污辱五行镇星的举人推出建国门外斩首,闲杂人等敢通情者一律发配西藏…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7, 18:48
社長
Nebulas 寫:比较而言,需静待天气好时!提个问题:依过去经验,拍木、土、火等行星最佳的影像工具是? 差点忘了你的罪行了。来人呀!依《大清律》把这位随意冠名“垃圾”于前,恣意污辱五行镇星的举人推出建国门外斩首,闲杂人等敢通情者一律发配西藏…


你懂用大清律,我不懂用大秦律? 以古非今者滅其族 8-)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8, 01:45
Nebulas
今天读原版《行星观测手册》看到行星提到用Video技术比较好的文献出自一人叫R.Dantowitz的专家!除了SBIG,还有两家也提供较好的行星拍摄影像设备Electrim Co.和Spectra Source的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8, 18:53
社長
天文攝影,不論是月面、行星、深空等,每隔5年左右便有一批新技術湧現,自八十年代至今,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每隔5年左右便會有一批的新晉”大師”湧現,長江後浪推前浪的。

是否"老"的一批不成? 新的一批特別厲害? 倒不是,其實是"老"的一批沒換上新器材,而新的一批一起步便用上新器材新技術,把原有的淘汰了。

從菲林 > ToUCam > 映美精 是這樣

從菲林 > ST > STL > STX 也是這樣

從Coronado > Lunt 又是這樣

有些東西我冷眼旁觀近三十年看透了,所以每當看到一些今日的大師洋洋得意,頤指氣使的,通常過不了兩年左右就會消聲匿跡。

不過這也說明一道理,天文攝影是複制性很高的東西,不要把人太神化。

Re: 今早拍的垃圾土星

文章發表於 : 2011-03-08, 22:35
StevenTam
社長 寫:天文攝影,不論是月面、行星、深空等,每隔5年左右便有一批新技術湧現,自八十年代至今,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每隔5年左右便會有一批的新晉」大師」湧現,長江後浪推前浪的。

是否"老"的一批不成? 新的一批特別厲害? 倒不是,其實是"老"的一批沒換上新器材,而新的一批一起步便用上新器材新技術,把原有的淘汰了。

從菲林 > ToUCam > 映美精 是這樣

從菲林 > ST > STL > STX 也是這樣

從Coronado > Lunt 又是這樣

有些東西我冷眼旁觀近三十年看透了,所以每當看到一些今日的大師洋洋得意,頤指氣使的,通常過不了兩年左右就會消聲匿跡。

不過這也說明一道理,天文攝影是複制性很高的東西,不要把人太神化。


在這裡我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期待可以聽聽社長的看法,其實儘管器材的技術水平不斷進步,但環境因素卻節節倒退,不計算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以我看過一些過去十年間的天空照片,也不能說被現在的新作品完全超越,,以現在的器材更新的步伐,真的能追上環境的變遷嗎? :?

說回社長提到的"一道理",除了器才因素外,天文攝影看似很講求精神和體力,會不會是"老"一輩的熱誠逐漸倒退,而新進愛好者的熱誠也是最旺盛的呢~ :roll:

話說到土星,我的第一次就給了社長的203APO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