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Observing (Solar system) - 行星、月球、彗星、小行星等各項目視及攝影技巧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

David » 2010-02-04, 20:55

2008年夏季,我多次運用Celestron 8吋SCT (C8)和3x barlow (f=2000mmx3=6000mm) 拍攝木星,發覺在一般大氣透明度下,相機的增益要頗大 (用DBK21相機時,增益大約為800),但曝光時間仍很長 (約1/20s)。我希望減少相片的雜訊,又想減少曝光時間,於是便想購買更大口徑的望遠鏡。

之前買入過Celestron的11吋SCT,但是我發覺自己未能獨自把鏡筒放上赤道儀,要有學生幫助才可以。由於我每次拍攝都要在街頭裝起儀器,這是很大的問題。此外,C11的焦距很大,手動對焦時望遠鏡往往震動頗大。

買入Mewlon 250,主要便是因為它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購買時特別說我要的Mewlon是用箍環(tube holder)的,而非另一版本,使我可以輕易獨自裝起這鏡;電子調焦則解決了對焦時的震動問題。此外,這鏡的對焦不是調校主鏡,而是調校副鏡,所以沒有主鏡抖動(Mirror shift)的問題,相反Celestron的SCT (特別是較大口徑的型號)的mirror shift問題要另外購買mirror lock解決 (Meade的LX200系列SCT則已有mirror lock)。網上對Mewlon 250的評價一般都很正面,於是Mewlon 250便是很理想的選擇。

2008年冬天,Mewlon終於到手,可惜冬天視寧度一般,又只有金星值得拍攝,到2009年土星季節又正是天氣較差的春天,所以一值沒有認真運用這鏡。

2009年8月14日(木星衝)和15日,終於在機會試試這鏡的威力:
http://www.spaceweather.com/archive.php ... &year=2009
附加檔案
iotransit_1.jpg
iotransit_1.jpg (220.96 KiB) 被瀏覽 25497 次
20090815vid_2.gif
20090815vid_2.gif (641.81 KiB) 被瀏覽 25497 次
p1060529.jpg
p1060529.jpg (176.79 KiB) 被瀏覽 25497 次
p1060524.jpg
p1060524.jpg (148.98 KiB) 被瀏覽 25497 次
最後由 David 於 2010-02-04, 21:5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David » 2010-02-04, 21:00

2009年8月21日,拍攝大紅斑
附加檔案
20090821grsanimation.gif
20090821grsanimation.gif (270.15 KiB) 被瀏覽 25496 次
jup0006.jpg
jup0006.jpg (81.58 KiB) 被瀏覽 25495 次
最後由 David 於 2010-02-04, 21:23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David » 2010-02-04, 21:04

2009年9月17日,視寧度佳,透明度也特別高,拍攝效果比之前更好。
附加檔案
20090917jupiter.jpg
20090917jupiter.jpg (79.42 KiB) 被瀏覽 25496 次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David » 2010-02-04, 21:23

其實行星拍攝沒有太多技巧,這些相片也不是什麼世界級東西,其實我也不是對拍攝的各項細節都一絲不茍 (特別是對焦和對極方面),很多地方有待改善。如果有一樣器材,任何人的作品會和我差不多。

如果真的要說「技巧」,只是:

1. 買一支集光力不弱的鏡 (約8吋口徑或以上)
2. 調校好光軸
3. 對極準 (要求比影深空低。我的拍攝地點看不到北極星,要做飄移法。)
4. 給予足夠時間讓鏡冷卻 (我通常要等1-2小時,其間便做2和3,完成便借鏡觀星)
5. 找視寧度好的天氣出動 (夏天和春天較好)
6. 找透明度好的天氣出動
7. 找視寧度好的地點拍攝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willis » 2010-02-04, 22:05

Stunning! The surface details of the satellite can be resolved! It was not just a spot!!! :o
Tak FS60C, APM-LOMO 80/480, APM-TMB 105/650, SW Black Diamond 120ED, Borg 125SD, SW 12" Dobs , Lunt LS35T, Lunt LS80T
TMB Super Mono 4mm, Pentax XO 2.5mm, Baader Planetarium 8-24mm, Nagler (2-4mm, 3-6mm, 13mm), Ethos (3.7mm, 6mm, 10mm), Explore Scientific 100º (14mm, 20mm)
DBK 21, DMK 21, DMK 41, DMK 51, ASI 178MC
Nikon D810A, Canon 5D II, Fujifilm X-T10
頭像
willis
全域版主
 
文章: 152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7:50
來自: HK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社長 » 2010-02-04, 22:44

感謝David的詳盡分享,作為長期參考文章,不如借用你提及的要素,大家討論分享及延展一下,哪些是拍攝行星月面要素?

1. 買一支集光力不弱的鏡 (約8吋口徑或以上)
這點我有深刻體驗,我用的是8吋(203mm)口徑折射鏡,通光率比同口徑的反射或折反射高一些,但在一些較高影像比例的情況下(例如每像素0.2角秒取樣),對木星這個重點天體來說也只是剛好,有時曝光時間要在1/19s水平,那對視寧度要求真的很高。

2. 調校好光軸
這點不容置疑,輕視這點等同隨意調焦拍攝,若能拍得好照片,也是運氣而已。我用折射鏡的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這點基本上可以忽略,只要望遠鏡沒受過碰撞,用上數十年也如一。

3. 對極準 (要求比影深空低。我的拍攝地點看不到北極星,要做飄移法。)
曾和David一起用這台Mewlon及EM200拍攝,那晚極軸沒對好,基本上木星在視場內高速漂移,我有理由相信很多細節都被抹去了。

4. 給予足夠時間讓鏡冷卻 (我通常要等1-2小時,其間便做2和3,完成便借鏡觀星)
之前沒有在意這點,但用上8吋口徑的望遠鏡,若不預留半小時至1小時的讓其熱平衡,望遠鏡的威力便大打折扣,可能比一台4吋的還不如。這個很容易看到的,把星點調糢一點,看到有"蟲蟲"在走動便是了。

5. 找視寧度好的天氣出動 (夏天和春天較好)
6. 找透明度好的天氣出動
7. 找視寧度好的地點拍攝
我特別喜歡在海邊進行拍攝,例如赤柱聖士提反灣碼頭那裡,可以伸入海水中50米的地方,視寧度特別好,白鷺湖天文台兩面都是漁塘,在春天吹東風時視寧也特別好,夏天吹南風時可能受南面山勢影響,略差一點,那時我較喜歡到北潭涌海邊行動。有些人懷疑拍行星月面是否值得把儀器開車大半小時運到這麼遠的地方進行,我的意見是必要,我有自家天台,但在這些混型土建築物群裡,視寧度往往要降兩三級,而且百多米外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雖然和我家中間隔著軟土層及大量林木,但也能導致我的星像有達1角秒的跳動幅度。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David » 2010-02-06, 08:19

對焦方面都大有進步空間,我已買入Starlight Instruments的Feathertouch電子調焦,由於這儀器有讀數輸出,可以較客觀地決定焦點的位置。因此,Mewlon的電子調焦以後便只是用來做粗調 :oops: ,這是購買Mewlon時萬萬想像不到的。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社長 » 2010-02-06, 20:24

用羽毛Feather Touch Focuser配數碼調焦當然是最理想,但對於一般望遠鏡來說,花近萬元改裝這個部件,對不少人來說可能會吃不消,那到鴨寮街花數十元買個千份錶,改裝到調焦筒上也可以,因為精確調焦最重要是量化位置(要精確至1/100mm或以下),這點電子可以造到,但機械也可以,有好一些日本天文愛好者也是這樣的。

我用的折射鏡都配上了Feather Touch Focuser,一般被外國愛好者認定為最高水平的調焦筒之一了,現時APM、Astrophysics、TEC等用作標準配置。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David » 2010-02-07, 22:58

社長 寫:我用的折射鏡都配上了Feather Touch Focuser,一般被外國愛好者認定為最高水平的調焦筒之一了,現時APM、Astrophysics、TEC等用作標準配置。


以前用高橋Sky90拍攝太陽時又不太覺得羽毛調焦的重要性,後來用慣Lunt太陽鏡和APM鏡的羽毛調焦進行拍攝後,便發覺真的很重要。記得數星期前為拍攝日偏蝕借來一支高橋FS60C (沒有微調,更沒有羽毛),差點不懂得如何準確對焦!

如果高橋可以最少把微調或更好的調焦筒變成標準配置便較理想。
APM 80/480, SW 120mm Equinox, C8, Obsession 18"UC with Argo Navis & StellarCat
Lunt LS60T/CaK, LS152T with DSII
DMK31AF03, DMK21AF04, DBK21AF04
Mark V Binoviewer, Ethos (3.7mm, 6mm, 13mm), 19mm Panoptic, 5mm TMB mono
http://www.imsc.edu.hk/pages/astronomy
頭像
David
全域版主
 
文章: 1270
註冊時間: 2010-02-01, 19:33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社長 » 2010-02-08, 00:31

調焦以及如何在拍攝時保持焦準的確是一門學問。

上次把Epsilon 180ED買回來後,也買了一個高橋的減速調焦回來,再配上魚骨板(Bahtinov mask)調焦,但我個人能力有限,F2.8光圈要求太高了,還不能達至理想焦準,似乎最王道的方法還是配個電子調焦好些。

那次跟你到石澳用APM-TMB 105/650拍,你可以看到我用羽毛電子調焦配魚骨板(Bahtinov mask),已可達至1個單位的精確度,即+/-3.6um的水平,最後10分鐘曝光照片在3角秒FWMH水平(不過在這影像比例下談FWHM意義不大了)。所以拍深空計,我還是停留在F5或小些光圈算了。

最近意大利的著名光學設計師Massimo Riccardi溝通,他是Astrophysics及A&M的最新Riccardi-Honders(RH)攝星儀的開發人,加上APM老闆Markus Ludes,我們三人準備為APM的APO折射鏡設計一個新的0.75x多用途平場減焦鏡,其中提及RH攝星儀因為光圈只有F3(Astrophysics版為F3.8),所以其中一項挑戰是調焦及鏡筒材料如何保持焦準。另外也有一篇網上對話,TEC的老闆Yuri跟Astrophysics老闆Roland提及RH攝星儀採用傳統鋁管會有不少問題,有人開玩笑可能配個高速馬達才可追上溫度造成的焦準變化 :lol:

所以就折射鏡來說,碳纖筒是最不恰當的物料,因為物鏡在溫差下造的的焦距差會完全反映在焦平面上,鋁管會好些,但前題是用上適當的油漆(如白色),而德國APM-TMB口徑95以上的APO都用Kruppax物料造鏡筒,比較有效抵消這方面的問題,當然要求高的最後還是要配合按溫度調節的調焦摩打。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
頭像
社長
Site Admin
 
文章: 12686
註冊時間: 2010-02-01, 14:17
來自: 香港

Re: 高橋Mewlon 250 行星拍攝

文章Nebulas » 2011-06-26, 09:01

David 兄 的这只橡皮 气吹 感觉挺复古的。 :D
以前看书学天文,后来用望远镜学习天文,现在用纸笔想象天文!
頭像
Nebulas
 
文章: 1927
註冊時間: 2010-04-08, 12:36
來自: Wuhan, Hubei Province, P.R.China


回到 觀測 - 太陽系星體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