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試用了新方法拍攝及處理,效果比上次好一些,但因為沒時間做Dark及有些設定尚未優化,像質仍有些瑕疵
另外也有兩組檔案以其他方法拍攝,比較效果後又累積了一些經驗,不過受制於目前西藏天文台的一些硬件小問題,要二月份我再到天文台調校一下才能實現。拍攝後期彗星仰角只有15度左右,開始受大氣影響像質軟化。
地點 : 星河科研社西藏天文台
器材 : APM-TMB 105/650、ST8300M、Paramount ME
日期時間 : 2011-12-27 (02:59 - 03:39)
中央1000x750像素裁切100%出圖
彗星現時只有13.9等,比早前拍攝的要暗淡多了:
viewtopic.php?f=17&t=1532但本身的移動速度仍頗明顯,若不作軌道修正或以彗核導星,以每像素1.7角秒計,5分鐘曝光以上已看到彗核拉線得很難看。
兩個天文台 - 白鷺湖天文台、西藏自動化天文觀測站
主鏡 - Officina Stellare 500 口徑f3.8 RiFast攝星儀、APM/TMB 254 f9 APO、SkyWatcher Dob 18、305 f8.5 牛頓鏡、Paramount ME 赤道儀
配件 - 2 full sets of Supermonocentrics、Baader Mark V Binoviewer、Ethos、Canon 5D Mark II Mod、FLI Proline 16803冷凍相機、Mercedes SUV
星河科研社
http://www.astro.hk 電郵
saviofong@astro.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