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3, 20:09
David
我們觀測到的太陽是它的大氣層,從裡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三層。大部份太陽光來自太陽表面的光球層 (Photosphere),溫度為6000°C。

透過Solar Continuum濾鏡 (配合其他減光配件),我們可以得到高解像的光球層影像。這影像中,最明顯的特徵是太陽黑子 (Sunspots)、米粒組織 (Granulations) 和光斑 (Faculae)。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3, 20:12
David
A. 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較低的地方,光度為周圍的十分之一。中心部份是較深色、溫度較低(約4000°C )的本影,周圍是較淺色、溫度較高(約5000°C)的半影。

雖然黑子是溫度較低,但卻是非常活躍、磁場很强的地區,比太陽平均磁場強上千倍。

黑子生命短暫,壽命只有少於數天至約3星期。它們通常一對對地出現,其中一個為磁北,另一個為磁南,並有弧狀的磁力線連繫。

為什麼黑子溫度較低?這是由於黑子的强大的磁場排斥由內部對流上升的熱氣體,令熱氣體較難上升到太陽表面,所以黑子的溫度便較周圍低。這現象也令黑子成為太陽表面的凹陷區域,這個表面凹陷現象稱為威爾遜效應 (Wilson Effect)。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3, 20:13
David
B. 米粒組織

光球層充滿一粒粒的東西,每粒大小約為1000km,稱為米粒組織。

太陽是一團氣體,氣體的對流在太陽表面形成對流泡,這些便是米粒組織。

個別的米粒組織,一般壽命只有數分鐘。光的部份代表上升氣流,以約每2km/s的速度上升。熱氣流升至頂端把熱能散發後,成為對流泡外側下沉的冷氣流,形成米粒邊緣較暗的部份。米粒的中央部份比四周溫度約高300°C。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3, 20:14
David
C. 白斑

和黑子相反,白斑是光球層溫度較高的結構。溫度約較周圍高300°C,磁場較周圍强。白斑通常並不比周圍光很多,要在太陽圓盤邊緣才能看到。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4, 08:33
funoooo
THANKS A LOT!!! NICE INFORMATION.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4, 10:31
社長
謝謝David分享。試試補充一下資料,或許David可以修訂一下:

一般我們稱Solar Continuum為White Light太陽,以最正宗的做法是用neutral density濾鏡,即減光後陽光仍是白色的,即目視計,減光100,000倍為宜,拍攝則為數千倍,但個別如Green Continuum也很受歡迎,因為可以減低大氣色散及望遠鏡色差等問題,這些濾鏡出來的影色是有色的,但因為並非集中某一窄頻譜線如Ha、Cak等,所以結果是一個高對比度的"白光"太陽,我們也稱之為White Light。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4, 18:42
David
1. 由於透過Solar Continuum濾鏡 (配合白光濾鏡) 出來的影像和白光濾鏡一樣,只是反差較高和受視寧度影響較少,所以一般人也會稱以上影像為白光太陽的影像。

2. Solar Continuum濾鏡的頻寬很大,不如氫alpha和鈣K濾鏡般窄,所以其實都有不少波長的光都能通過這濾鏡,令影像變得如白光濾鏡一樣。(想像一下如果用一個頻寬非常大的氫alpha濾鏡,效果便好似用一個紅色濾鏡觀察一樣,都是容許很多波長的光通過,結果得到一個紅色的白光影像。)

3. 想觀察Solar Continuum的影像,只需用一般白光濾鏡的組合,最後加入Solar Continuum濾鏡便可。

4. 個人並不喜歡觀察綠色的太陽影像,所以一般只會在拍攝時才加入Solar Continuum濾鏡。

5. 所有Solar Continuum的太陽影像都是用黑白相機拍攝,上圖的顏色只是用Photoshop加上的。由於本文强調這些影像是透過Solar Continuum拍攝的,所以才把圖染上綠色。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把這些圖染上綠色的。

6. 至於能否用普通綠色濾鏡得到Solar Continuum濾鏡的效果,則有待測試。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4-04, 18:45
David
funoooo 寫:THANKS A LOT!!! NICE INFORMATION.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謝謝。其實我花太少時間拍攝白光太陽,上圖的質素真的太差,如果我有更好的影像,一定會把上圖更換。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00:53
Henry Wu
只需用一般白光濾鏡的組合....
---> 請問要如何的白光濾鏡的組合 後再加上Solar Continuum濾鏡 ?
ND 鏡嗎 ? 或Herschel Wedge ?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01:08
社長
Henry Wu 寫:只需用一般白光濾鏡的組合....
---> 請問要如何的白光濾鏡的組合 後再加上Solar Continuum濾鏡 ?
ND 鏡嗎 ? 或Herschel Wedge ?


折射式望遠鏡(普消、APO均可) > Herschel Wedge > ND3 濾鏡 > Green Continuum

若不用Green Continuum可用Polarizer偏光鏡,前者較合攝影、後者目視色彩較正常(白色及可調光度)。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01:37
Henry Wu
以前我有購買 1.25" Herschel Wedge +Green Continuum濾鏡
應該開始啟動了
七月的大溪地日全食或許可以表現一下
拍攝些不同的日全食過程影像+顏色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01:44
社長
日全食不會這樣拍的,太暗了,食既後要拆濾鏡速度太慢了。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09:54
Henry Wu
放心 我是使用兩望遠鏡 
另一台望遠鏡只應付全食的前後兩三分鐘內的全食段  ;)
標新立異 .... 反正有多新的影像打破傳統.
也為著 2012年11 月份的澳洲日全食來嘗試 :?

這次一定要於全食前約十分鐘再仔細對焦一次 切記...
因白天太陽直射溫度升高鏡頭膨脹導致焦距變動
上次第一於2009/7/22 長江日全食, 事後放大照片才方知此問題
但已太晚, 要有好作品都要經驗累積, 或聽取前輩經驗分享 :D

Re: 如何解讀Solar Continuum濾鏡的太陽影像

文章發表於 : 2010-05-04, 11:03
社長
Henry Wu 寫:放心 我是使用兩望遠鏡 
另一台望遠鏡只應付全食的前後兩三分鐘內的全食段  ;)
標新立異 .... 反正有多新的影像打破傳統.
也為著 2012年11 月份的澳洲日全食來嘗試 :?

這次一定要於全食前約十分鐘再仔細對焦一次 切記...
因白天太陽直射溫度升高鏡頭膨脹導致焦距變動
上次第一於2009/7/22 長江日全食, 事後放大照片才方知此問題
但已太晚, 要有好作品都要經驗累積, 或聽取前輩經驗分享 :D


去年那次,人家能看到已興幸了 :x

不如稍後我們開帖分享一下去年成功經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