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1:06
universe24
Takahashi TOA150 + 100mm aperture stop + Daystar CaK filter (2.0A) + STL-4020M

太阳全面,缩小出图
太阳局部,100%出图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1:53
社長
若金星凌日可以用Cak拍就好了,我把這個Module帶到西藏便可以,不用再調Etalon.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4:20
universe24
社长打算拍摄太阳全面还是局部?
建议使用module所能承受的最大口径进行拍摄记录,CaK module的稳定性肯定比Ha来的好了。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5:02
社長
但金星進入日珥煉獄,或在日面活躍區掠過的情況,還是要Ha的。

我打算是否把一個LS100F或一枝LS100T發到Lunt幫我調一下適應高海拔... :roll: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5:36
universe24
掠过日珥,无可奈何是Ha的天下,但日面活跃区则不一定。
其实金星大气对这两个波段的折射率都应有不同,如果两个滤镜一起观测,那就更好了。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5:51
社長
universe24 寫:其实金星大气对这两个波段的折射率都应有不同


願聞其詳 :roll: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18:07
universe24
我的假设是,金星的大气很厚,气压又高,两个波段透过大气时所发生的折射率肯定会不一样了。
如果拍摄全日面,分别或许不明显,但放大高倍拍摄,金星边缘是清晰明确的呢?还是稍微朦胧点呢?这点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也似乎没有观测先例。
另外,所观测到的金星视直径,是否又会有稍微的差别呢?
两个波段在经过活跃区,金星大气扭曲活跃区影像的程度又会有多大呢?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6, 23:46
社長
universe24 寫:两个波段在经过活跃区,金星大气扭曲活跃区影像的程度又会有多大呢?


謝謝解釋,有時很喜歡William在這方面的觸覺,補足了Astrocafe在某些地方的空白。而你建議的好些觀測項目,的確又比一些冷冰冰的科學觀測更平易近人。

反正金星掠過太陽面時間又長,又沒事可幹,用這百年難得一次的機會去做些科學實驗還是很值得的 - 對科學家來說 :mrgreen:

我嘛,還是想想拍些照片跟後輩吹吹牛就算了,反正他們能再看到的時候都超過100歲了。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7, 08:29
universe24
其实科学观测本身并不冷,冷的或许是背后一堆似懂非懂的理论。一般人对天文也就是欣赏与分享,科研这东西就留给天文学家去做,所以就很少人提起能够做怎样较有科学性的观测了,就算有,也怕想法被人盗用而默默地自己进行...而我认为这些不是什么重大的科学观测,分享出来可以了解到大家对某想法的见解,从中在改进观测手法,也或许会有更多人去进行(在不同地方),如果在某地方因天气观测不成,总有某些地方观测得到吧。

那其实社长是会进行放大拍摄?还是就日全面记录?

Re: Ca II K 太阳 - 16.01.2012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7, 10:46
社長
universe24 寫:其实科学观测本身并不冷,冷的或许是背后一堆似懂非懂的理论。一般人对天文也就是欣赏与分享,科研这东西就留给天文学家去做,所以就很少人提起能够做怎样较有科学性的观测了,就算有,也怕想法被人盗用而默默地自己进行...而我认为这些不是什么重大的科学观测,分享出来可以了解到大家对某想法的见解,从中在改进观测手法,也或许会有更多人去进行(在不同地方),如果在某地方因天气观测不成,总有某些地方观测得到吧。

那其实社长是会进行放大拍摄?还是就日全面记录?


2004年那次已看過了,我也發現這些爭分奪秒的天象,做好一個工作比花多眼亂隨時出錯安全些,你看日食有些人以為自己在短短的totality內操作8部相機,最後功虧一簣就知道了。

我想自己比較喜歡拍出切一刻的照片,但究竟在香港或西藏觀看則不好說。

說到科學觀測的概念沒有什麼被盜不被盜,我也同意你的說法,所以我是一面建西藏天文台一面分享過程的得著與問題,有時人家看到過程提點一句已讓我省去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