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 木星拍攝工作坊

在本版發起的數次工作坊都成功舉行,也很高興看到如David, Willis, Xiaoer等都初步掌握了深空拍攝技巧,餘下來的應是他們多花時間鍛鍊,及靜待這個冬季來臨大拍特拍。
而末來兩個月的重頭戲,非木星莫屬了。由於香港的視寧度一般會入秋後轉差,一般十月份為分界線,所以今年木星衝日為行星拍攝者的重要時刻,過中天時仰角比去年要高得多,視直徑也明顯大些。拍攝木星是一項爭分奪秒的工作,去年拍攝時也犯了不少錯誤,所以今年目標是要進一步提升影像質量,亦會測試大一級口徑如305牛反的性能如何。
viewtopic.php?f=16&t=43
月面行星工作坊跟深空拍攝不一樣,這是比拼大口徑望遠鏡的,所以我們會以小組形式進行。和David談過他也說想突破一下Mewlon 250的口徑極限,初步構思如下:
拍攝器材:
- 白鷺湖天文台 305 f8.5 牛頓反射鏡
- Sky Watcher 305 f5 牛頓反射鏡 + NEQ6 Pro 赤道儀
- APM-TMB 203 F7 APO折射鏡 + 派拉蒙赤道儀
- 映美精DBK21, DMK21, DMK31相機、Atik電子濾鏡盤、Baader LRGB濾鏡
- Feather Touch電子調焦系統
- Buffalo 500G外置高速硬盤
拍攝地點:
西貢及港島海傍視寧度高地點、白鷺湖天文台等
另外也會加入目視比較項目:
- 測試Baader Mark V 雙目裝置、TMB Supermonocentric 目鏡、Pentax XO行星目鏡表現
請密切留意本帖稍後發報消息,歡迎星河科研社天文器材用戶參與,但由於活動性質要限制人數參與,有興趣者可發電郵予本人報名。
而末來兩個月的重頭戲,非木星莫屬了。由於香港的視寧度一般會入秋後轉差,一般十月份為分界線,所以今年木星衝日為行星拍攝者的重要時刻,過中天時仰角比去年要高得多,視直徑也明顯大些。拍攝木星是一項爭分奪秒的工作,去年拍攝時也犯了不少錯誤,所以今年目標是要進一步提升影像質量,亦會測試大一級口徑如305牛反的性能如何。
viewtopic.php?f=16&t=43
月面行星工作坊跟深空拍攝不一樣,這是比拼大口徑望遠鏡的,所以我們會以小組形式進行。和David談過他也說想突破一下Mewlon 250的口徑極限,初步構思如下:
拍攝器材:
- 白鷺湖天文台 305 f8.5 牛頓反射鏡
- Sky Watcher 305 f5 牛頓反射鏡 + NEQ6 Pro 赤道儀
- APM-TMB 203 F7 APO折射鏡 + 派拉蒙赤道儀
- 映美精DBK21, DMK21, DMK31相機、Atik電子濾鏡盤、Baader LRGB濾鏡
- Feather Touch電子調焦系統
- Buffalo 500G外置高速硬盤
拍攝地點:
西貢及港島海傍視寧度高地點、白鷺湖天文台等
另外也會加入目視比較項目:
- 測試Baader Mark V 雙目裝置、TMB Supermonocentric 目鏡、Pentax XO行星目鏡表現
請密切留意本帖稍後發報消息,歡迎星河科研社天文器材用戶參與,但由於活動性質要限制人數參與,有興趣者可發電郵予本人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