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觀星第一天)
這天專攻目視, 按列表(
viewtopic.php?f=13&t=1284) 逐個目標看。但南十字以下的看不到

。
1. 南十字星(用肉眼)
比我想像中小,但仍是十分美的。由旅程第一天到現在,晚晚都看見。只是bundaberg的南十字配上銀河背景,格外壯觀!
2. 托勒密星團
這個星團並不在表中, 只是我把望遠鏡隨便指向天空的時候發現的。 星星非常密集, 有時覺得他像一隻蟹, 有時像水母, 有時像車,總之是很抽象的。
3. Omega Centauri
全天最大球狀星團,肉眼也可見。用30倍時只是一團棉花,用60倍隱約看見利落 星點,用75倍就看見很多星!立體感……差小小…… 但他的大小是十分壯觀
4. 47 Tucanae
第二大球狀星團。我主要看它的光暗對比,它雖比omega小,但立體很多! 如果要將他們比較的話,我還是喜歡omega的震撼。
5. M22
第三大球狀星團。 由於看這個目標的時候,他在天頂, 所以尋星極為困難,條頸 扭轉90度才看見尋星鏡內的景象。 我對他沒有特別的感覺, 只是覺得它的顏色比較特別。 相對前面兩個球狀星團, 它的顏色是偏紅的。
6. Caldwell 86
7. Caldwell 10
這兩個也是球狀星團,感覺比頭三個遜色,草草看過就算了。
8. 小麥哲倫雲(用肉眼)
9. 大麥哲倫雲 (用肉眼)
這兩個天體也挺光,它們互相輝映,再襯托銀河,是南半球才有的美麗!仔細看,原來大麥呈(--)形,很奇妙, 原來用標點符號也能表現他的形狀:lol:
10. Dumbbell nebula
他也不在列表中。 這個星雲在北天夏季大三角附近, 在北半球觀察應該比較理想, 但這裏零光污染環境十分適合觀察較暗星雲。
在目鏡下, 他是很暗的, 要看大約一分鐘才可以看到他的形狀。 形狀有點像大麥哲倫雲, 但輪廓更鮮明, 不像大麥哲倫雲一樣擁有模糊的邊緣。 顏色方面,他是藍綠色, 如果再細心看看,會看到有幾顆紅色點在藍綠色雲氣之間。
11. 獵户座 ( 用肉眼)
這天我在半夜三點起床看流星雨, 出到花園就看見獵戶座, 但這裏比較多星, 獵人好像戴上了很多珠寶一樣 。 香港的就是一個獵人,穿著粗衣麻布。沒什麼, 只是一年冇見, 像老朋友重遇一樣。 我還在考慮今晚應不應該半夜起床用望遠鏡看看M42.
12. 英仙座流星雨( 用肉眼)
這裏的觀察條件遠不及北半球的好。 半夜三時起了床, 觀察半小時, 又回去睡覺。 在這半小時, 看見從輻射點出發的流星,約有6顆。 以下是一張我回憶的流星方向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