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友人的家居天文台、APM-TMB 254 f9 APO折射鏡

2年前獲北京一位友人邀請,為他的新房子建一個家居天文台,他來港考察及我到北京了解環境後,大家決定了方案如下,
- 澳洲 Sirius Observatories 3.5米圓頂
- 德國 APM-TMB 254mm 口徑 f9 APO折射鏡
- 美國 Software Bisque Paramount 派拉蒙赤道儀
我又為他準備了一套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及TMB 1.8x ED Barlow,讓這台大鏡可以盡情發揮。為了這個家居天文台,他在家中特建一個觀測室,內有玻璃牆分隔的操控室。
跟這位友人交往的最大感受是,他自小對天文學問敬仰,但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也經過一番奮鬥 (和我同年,90年代中畢業後,月薪1200元),所以現在事業上了軌道,又完成對家人及父母的責任後,希望一嘗心願在家中置一台好鏡,可以每一個晴天晚上和太太及孩子仰望星空。擁有一台好鏡是一種褔份,但不代表要走技術深度,純從概念深度去探索天文,也是一種境界,反思近年香港科普教育,較缺乏後者。
北京的工程進度和香港不一樣,去年6月到北京和他一起架起圓頂後,今年房子才接近完工,6月會再去架起赤道儀及望遠鏡,終於可以觀測了。
- 澳洲 Sirius Observatories 3.5米圓頂
- 德國 APM-TMB 254mm 口徑 f9 APO折射鏡
- 美國 Software Bisque Paramount 派拉蒙赤道儀
我又為他準備了一套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及TMB 1.8x ED Barlow,讓這台大鏡可以盡情發揮。為了這個家居天文台,他在家中特建一個觀測室,內有玻璃牆分隔的操控室。
跟這位友人交往的最大感受是,他自小對天文學問敬仰,但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也經過一番奮鬥 (和我同年,90年代中畢業後,月薪1200元),所以現在事業上了軌道,又完成對家人及父母的責任後,希望一嘗心願在家中置一台好鏡,可以每一個晴天晚上和太太及孩子仰望星空。擁有一台好鏡是一種褔份,但不代表要走技術深度,純從概念深度去探索天文,也是一種境界,反思近年香港科普教育,較缺乏後者。
北京的工程進度和香港不一樣,去年6月到北京和他一起架起圓頂後,今年房子才接近完工,6月會再去架起赤道儀及望遠鏡,終於可以觀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