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昨天幫一位友人在其香港島南區的家裝了一個圓頂,採用SkyShed POD的,內置一個遮光及擋的Visor。昨天跟他談及我的西藏天文台,大家都同意,最適合天文觀測的環境,就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相反,能在舒適的自家天台建一個圓頂,郤往往受制於多項條件,以他的情況來說,SkyShed POD應是鄰居可接受的上限了。
圓頂暫時未有望遠鏡,因為要平衡大視場深空以及高倍優秀像質的月面行星工作,也避免太複雜的光軸及主鏡晃動(註*)等問題,初步構思不考慮施密特卡式,但受制於圓頂大小,能容納得下的APO折射鏡口徑可能只有130,又確實太小了。那比較妥當的選項可能是訂造優質的254級別牛反,又或者馬克蘇托夫牛反(馬牛,Maksutov Newtonian)。
(註*) 施卡主鏡晃動問題一例: viewtopic.php?f=12&t=368#p4763
馬牛的彗差等問題,約是同焦比Schmidt Newtonian的一半,牛反的1/4,一台F5以上的馬牛水平,像差修正度接近F8的牛反,平衡了目視深空的廣視場需要,甚至在小片幅下直接拍攝便可以。加上目視優化的型別,中央遮蔽可以造到很小約在20%水平,又沒有副鏡架等問題,所以在光軸穏定性及影像對比度十分之高,也是行星月面雙星的利器。
唯一是在日夜溫差大的地區,要考慮望遠鏡熱平衡的問題,一些設計好的型號,會加有筒身散熱風扇的。
赤道儀則應考慮 Paramount MX配上立柱,一勞永逸。
圓頂暫時未有望遠鏡,因為要平衡大視場深空以及高倍優秀像質的月面行星工作,也避免太複雜的光軸及主鏡晃動(註*)等問題,初步構思不考慮施密特卡式,但受制於圓頂大小,能容納得下的APO折射鏡口徑可能只有130,又確實太小了。那比較妥當的選項可能是訂造優質的254級別牛反,又或者馬克蘇托夫牛反(馬牛,Maksutov Newtonian)。
(註*) 施卡主鏡晃動問題一例: viewtopic.php?f=12&t=368#p4763
馬牛的彗差等問題,約是同焦比Schmidt Newtonian的一半,牛反的1/4,一台F5以上的馬牛水平,像差修正度接近F8的牛反,平衡了目視深空的廣視場需要,甚至在小片幅下直接拍攝便可以。加上目視優化的型別,中央遮蔽可以造到很小約在20%水平,又沒有副鏡架等問題,所以在光軸穏定性及影像對比度十分之高,也是行星月面雙星的利器。
唯一是在日夜溫差大的地區,要考慮望遠鏡熱平衡的問題,一些設計好的型號,會加有筒身散熱風扇的。
赤道儀則應考慮 Paramount MX配上立柱,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