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3, 09:29
社長
昨天幫一位友人在其香港島南區的家裝了一個圓頂,採用SkyShed POD的,內置一個遮光及擋的Visor。昨天跟他談及我的西藏天文台,大家都同意,最適合天文觀測的環境,就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相反,能在舒適的自家天台建一個圓頂,郤往往受制於多項條件,以他的情況來說,SkyShed POD應是鄰居可接受的上限了。

圓頂暫時未有望遠鏡,因為要平衡大視場深空以及高倍優秀像質的月面行星工作,也避免太複雜的光軸及主鏡晃動(註*)等問題,初步構思不考慮施密特卡式,但受制於圓頂大小,能容納得下的APO折射鏡口徑可能只有130,又確實太小了。那比較妥當的選項可能是訂造優質的254級別牛反,又或者馬克蘇托夫牛反(馬牛,Maksutov Newtonian)。

(註*) 施卡主鏡晃動問題一例: viewtopic.php?f=12&t=368#p4763

馬牛的彗差等問題,約是同焦比Schmidt Newtonian的一半,牛反的1/4,一台F5以上的馬牛水平,像差修正度接近F8的牛反,平衡了目視深空的廣視場需要,甚至在小片幅下直接拍攝便可以。加上目視優化的型別,中央遮蔽可以造到很小約在20%水平,又沒有副鏡架等問題,所以在光軸穏定性及影像對比度十分之高,也是行星月面雙星的利器。

唯一是在日夜溫差大的地區,要考慮望遠鏡熱平衡的問題,一些設計好的型號,會加有筒身散熱風扇的。

赤道儀則應考慮 Paramount MX配上立柱,一勞永逸。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3, 10:00
willis
In short, it is hard to own an observatory. But it is always good to have dreams. :lol: :lol: :lol: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3, 18:21
社長
2006年首次踏足西藏,也首次登上5000海拔,當時心裡便想著哪天會在西藏建立自己的天文台,5年後今天,夢想成真了。

我相信心想事成,好事壞事都一樣,所以人要有正面思想。

今天港大天文學會來我的辦公室做了一個訪問,也問我擁有私人天文台的感想如何? 我提到最大的感受是 "Peace of mind".

viewtopic.php?f=8&t=1247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4, 12:33
cangshuaikuishu
怎么圆顶那么快就凹进去一块 :shock: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4, 12:42
社長
對,因為圓頂送過去後,物主存放得不對,壓了一個凹位出來。但這個不要緊,按SkyShed POD厰方說明,正常情況下,架起來後在陽光下晒兩星期左右便會回復原狀。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4, 15:03
willis
Is the dome made of metal or polymer? I've learnt about sharp memory alloy... :shock: :o :shock: :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BHF_j2FJ4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7-14, 15:06
社長
"high density, nontoxic, Highly UV resistant, double walled, polyethylene."

http://www.skyshedpod.com/

I have very good memory also, the only problem is too short :lol: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03, 08:48
社長
跟友人研究了好一段時間,最後器材定案如下:

用於POD內架設APM-TMB 130/780 APO折射鏡及Sky Watcher HEQ 5 Pro赤道儀,採用定製1.2米高立柱。

在天台再置一台 Sky Watcher Dob 16 GOTO,平日以Telegizmos 360系列保護套蓋著,另購置數個Ethos目鏡,又等待稍後會否找到一些短焦TMB Supermonocentric目鏡。

一台大Dob、一台中口徑APO,一直是我個人推薦的方案,兩鏡各司其職,滿足了業餘愛好者的大多數觀測需求。

我的個人情況有些不同,所以指標略為調高,即APM-TMB 203 APO留港使用,而私人西藏天文台則用600 f3.5牛反作拍攝用途。但本質上仍是小一點的APO,配大一點的牛反。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11, 22:42
社長
上幾張照片。

- 今天到友人家中,把望遠鏡架起來,經過兩三星期曝晒,POD上那個凹陷位置已回復原貎。

- Sky Watcher Dob 16 GOTO很快架起來,但1800mm焦距的反射鏡,仰角高一點時,還是要一級矮梯墊一下腳才成。望遠鏡縮起來時很矮,用一個Telegizmos 365系列保護套蓋著,打算長期放置戶外。這鏡可以用數顆手擰縲絲,分開成鏡筒、台架支架、台架底盤,其實是可以一個人架起來或運走的,主鏡是Conical的,輕身散熱快。

- POD內採用98% Strehl的APM-TMB 130/780 APO折射鏡、Sky Watcher HEQ5 Pro赤道儀、Ethos目鏡等。以香港及澳門計,大APO折射鏡都以APM為主流,最大的折射鏡就是APM 228 f9 APO,而據我手上的資料,過去數月賣出的APM-TMB 130,已比香港現存的高橋FS128、TOA130總數要多。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12, 18:12
xiaoer
willis 寫:Is the dome made of metal or polymer? I've learnt about sharp memory alloy... :shock: :o :shock: :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BHF_j2FJ4

"Shape" memory alloy
If the whole dome is made of SMA, I can't imagine the total price of it......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MA is Titanium Nickel with atomic ratio around 1:1......
Titanium......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24, 22:29
社長
昨晚到友人家中調一下赤道儀,雖然天上有些薄雲,但仍可見天蠍人馬間的銀河核心。

能夠在港島自家天台架設天文台又能看見銀河,難能可貴了。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27, 21:32
Nebulas
香港都还能看到银河啊! :)

感觉和我家附近的情况很类似了,我家距离 Downtown 20-30km,说明这边的大气比武汉要好。

Re: 香港自家天台小型觀測站 - Skyshed POD

文章發表於 : 2011-08-28, 01:06
社長
那裡已經不是香港島最好的地方,石澳的天空環境更佳,最佳的應是鶴咀,但那是禁區。

而整個香港來說,又有好些地方比香港島要好。

在興建新國際機場之前,晚上從廣州或其他海外地方乘船回來,幾乎要進入香港市中心的維多利亞港10公里範圍才開始看到繁華的城市夜景,的確是藏富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