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出高橋 TOA150 (物品已售封帖)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0, 18:07
社長
2012-02-10 物品已售封帖

見圖,極少用,成色極高。

另包抱箍,不在照片內。

香港交收 HK$75,000 / 人民幣 RMB65,000 (包運)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1, 21:07
willis
This is the biggest Tak I've seen in HK 2nd hand market. Is it from HK amateur? This is the biggest Tak refractors being posted in this forum, perhaps the biggest Tak in HK 2nd hand market. But I am not sure. The other big refractors in this forum's 2nd hand market are from TEC & APM.

TEC 200
viewtopic.php?f=10&t=534

APM 203
viewtopic.php?f=10&t=534

So what is the biggest APM, Tak & TEC refractors available commercially?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1, 22:20
社長
因為油頭有其限制,Astrophysics及TEC最大只能造到200,焦比也比我的203 f7長,1997年到加州拜訪香港太空館創館館長廖興齊先生,他的正是Astrophysics 8" APO,他說已造到比預期短,是f7.5的,對他的雙星觀測來說有點略短。不過當晚視寧度很壞,土星沒怎麼樣。

現在Pentax停產大折射鏡後,能出品的就是APM及高橋,APM最大造到510APO,是全球最大的,由Massimo Riccardi改造了Thomas Back的設計,受顧客及LZOS接納。其餘也有355, 304等,因為全球來說,304或以上的APO應該不超過10台,所以APM是主流。

高橋兩三年前公佈第一次接單承造300APO,可以想像價格及重量都高得多。期待已久的APM 304 7.5APO最快可以二月付運,若能趕上火星小衝及土星衝有機會架在白鷺湖天文台看看就好了。

俄羅斯有些小厰也有機會造些254或以下的APO,但不是常規的。

其餘在香港計,以我所知,就是我為顏寶鈴書院建的香港最大折射鏡228APO,另外我用的是203APO,以及過去一兩年Astrocafe湧現的APM 130/780,高橋的TOA130好像歷來只有三四枝,FSQ106有好一些,其餘都是小鏡如FSQ85或幾年前很受歡迎的Sky90。正如我和你年多前到台灣,到rogerrao兄家拜訪他時,他說整個台灣不超過10台FSQ106。

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港人的樓股大豐收,當年有好些愛好者買了Astrophysics的155, 130等。

所以概括的說,現時香港的高端APO是以APM為主流,其餘國內最大的也是APM 304, 254 APO,馬來西亞全國最大的是APM 228 APO,台灣也有一台,韓國的是APM 355 APO,在意大利的APM 510 APO落成前是全球最大的,日本我的不清楚,但最少我賣了一台254 APO過去。另外有好像十台八台APM 280 APO,我沒深究在哪裡,但我沒賣過。所以你的105/650就像Mercedes C-Class一樣,是正式的APM,但僅在門檻的下限,80/480或80/600則像A-Class或Smart.... :mrgreen: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2, 17:40
shuimouzi
社长怎么下子出这么多东西呀??真是晕!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2, 18:28
社長
沒有啊, 真正的大東西都沒登出來, 私下解決 ;)

小東西Mewlon 300有人有興趣但未決定,但可能要花點時間落實, 你把TOA150收下吧, 我包運包稅 :mrgreen: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7, 13:59
Utopia
不早点出。本来就犹豫上不上这个的。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7, 19:54
shuimouzi
这支TOA150太重了,下盘不稳呀,要升级又是一大笔。我已经收了zambuto 254 F6.5,即使是APM203APO也可以免疫了 :lol:社长别想毒倒我 8-)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7, 21:52
社長
你認為Zambuto 254跟Mewlon 250的差距多少? 我倒把兩者比較過了 8-)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8, 22:51
shuimouzi
我倒没这种机会比较,而且要发挥好Mewlon 250恐怕也不容易。对于我来说,不太明显的差别并不重要,天文不是找器材缺点,而是享受观星乐趣。倒底是Zambuto 254跟Mewlon 250有差距还是Mewlon 250跟Zambuto 254有差距??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8, 23:16
社長
shuimouzi 寫:天文不是找器材缺点,而是享受观星乐趣


那你為什麼買片主鏡回來?找台國產成品不好嗎?

shuimouzi 寫:倒底是Zambuto 254跟Mewlon 250有差距还是Mewlon 250跟Zambuto 254有差距??


我老師是有名氣的月面觀測者,以下是他用Zambuto拍的,他2003年用這鏡在自家陽台以拍攝方法,發現了一個月面新地貎,因為月面的規矩是不以發現者去命名地貎,所以只標註發現者為Pau,他以前用Mewlon 250,對比度太低,放了。

viewtopic.php?f=16&t=178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8, 23:46
shuimouzi
社長 寫:那你為什麼買片主鏡回來?找台國產成品不好嗎?……我老師是有名氣的月面觀測者,以下是他用Zambuto拍的,他2003年用這鏡在自家陽台以拍攝方法,發現了一個月面新地貎,因為月面的規矩是不以發現者去命名地貎,所以只標註發現者為Pau,他以前用Mewlon 250,對比度太低,放了。


方兄有点偏题了,我意思是都为顶级镜子时比较一丁点的差别没太多意义。国内成品与zambuto的质量差距可不是一个量级了 :roll:
按方兄的说法,zambuto 254要比Mewlon 250好不少吧?我这只zambuto 副镜是 Protostar secondary mirror,对角线尺寸1.83英寸,遮挡18.6%,对比度和锐度应该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我多年的终极镜,再升级恐怕就要上圆顶了。 :mrgreen: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9, 00:04
社長
那台Mewlon 300,有科研機構有興趣,焦距夠長,機械夠穏定。

但目視行星月面,若Zambuto 254造工及設計合理,跟Mewlon 250一拼,應該可以立見高下。

Mewlon 250本身很多人都讚口不絶,特別是那些沒用過的人,但和203APO並排觀看木星時,你會知道什麼叫"慘不忍睹"。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9, 18:57
shuimouzi
Mewlon 250中央遮挡那么大,与203APO现场比较时惨不忍睹也正常,毕竟价差摆在那里。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9, 19:14
社長
最讓人大惑不解的,是Mewlon 250的開放式鏡筒,主鏡後的保護蓋又可打開疏氣散熱,但在夏天這種溫度尚算穏定的日子,散熱還是比203APO慢。我的203APO架起來半小時已推上500x目視了,但Mewlon超過一小時還在散熱,我們把手指塞進他的Mewlon目鏡座內,還能感到有一股熱流跑出來,我和David都有點費解。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9, 21:24
shuimouzi
是啊,散热是Mewlon大西瓜的软肋之一,zambuto 254采用桁架式应该会好很多,而且重量和体积也会小不少。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19, 21:28
社長
在完美的情況下,反射鏡本身應該是和APO勢軍力敵的,但導致不完美的狀態,熱平衡出問題是主因之一,那目標成為行星月面利器的反射鏡Mewlon,本身的中央遮蔽達32%,又連加速熱平衡這點也沒有對策,是否有點問題?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21, 14:29
shuimouzi
我想,这种大口径、封闭式镜筒都会有这种问题,所以开放的桁架式应该会好很多。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21, 15:04
社長
這麼小的鏡筒用開放式有點麻煩。

當時我們已用電風扇吹,又把主鏡座後蓋拆掉,但仍不成。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23, 21:15
shuimouzi
镜筒与空气存在温差时,镜筒内的空气肯定会有对流发生,所以我想金属镜筒冷却要快一些。

Re: 出高橋 TOA150

文章發表於 : 2012-01-23, 21:52
社長
後來我為此買了一把紅外線測溫槍,讀數到0.1C的,用203APO拍木星時每隔一會測一次鏡頭鏡筒調焦座等不同部份的東西,從上面的讀數我確認了自己的觀察。

對我和David來說,望遠鏡內太多細節可以把它複雜化學術化,但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這一關,因為實踐是檢定真理的最後標準。

若我們的203APO及Obsession 18UC可以架起後很快推上500x觀測,而他的Mewlon 250要等特別長的時間,依足正常的處方法也沒用,那再解釋什麼都沒意思,至少在我們的環境,這鏡發揮不了,所以雖然全新買回來用了不知有沒有10次,便虧點賣掉算了。我們亦合理推斷,若香港靠海日夜溫差這麼少也不成,內陸的地方只會更差。

有機會到Yahoo找找Roland談金屬鏡筒超失溫問題的帖。